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科普为什么要读阿西莫夫

已有 2483 次阅读 2020-4-11 13:49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科普为什么
要读阿西莫夫

来源: 北京晚报     2020年04月10日        版次: 21     作者:

    阿西莫夫科普作品

    《亚原子世界探秘:

    物质微观结构巡礼》

    尹传红校译的《不羁的思绪》



    ▌尹传红

    今年4月6日是享誉全球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逝世28周年,今年又逢阿西莫夫诞辰100周年。

    这位传奇式人物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科普创作上更树立了一个了不起的标杆。他,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

    “读”他是一种学习和享受

    “结识”阿西莫夫已有将近40个年头。我一直非常感激这位在我的少年时代把我引进科学殿堂,并由此而改变了我人生道路的出色“导游”。对我来说,“读”他既是一种学习和享受,同时也寄托了一份感恩和追思。一年前,我在自己一部新著的扉页上,写下了一句致阿西莫夫的题献:“在我求知若渴的时候,你给我阅读的酣畅、理性的滋养;在我迷惘彷徨的当口,你是我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向导。”

    1992年4月,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时这样写道:“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予深情……我担心我们身旁再也没有阿西莫夫激励年轻人奋发学习和投身科学了。”

    我以为,卡尔·萨根的“担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事实上,在中国,至少有一两代人享受过阿西莫夫的科学恩惠——他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和热爱的外国科普作家。40多年前,当阿西莫夫作品由林自新先生(《科技日报》首任社长兼总编辑)等有志之士率先翻译介绍过来之初,正值中国的文化饥荒时期。第一批读者,包括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们对现代科学基本知识及其最新进展的了解,可以说大都出于阿西莫夫的笔端。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曾忆及初赏阿西莫夫风格时的欣喜:“他题材之广几乎涵盖了当代科学的全方位。而其渊博、通透、明洁,贯注到每个学科的点和面,功力到处,足见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底蕴。……‘历史感’贯穿在他的风格之中,如此浓郁和鲜明,使人在他的著作中能感到人文关怀的温暖和脉搏。这也是我对他深感心折之处。”

    在科学领域,阿西莫夫几乎成了科普和科幻的代名词。

    根深才能叶茂

    阿西莫夫一生著书470部,可谓“著作超身”。我国翻译阿西莫夫作品最多的译者卞毓麟先生形象地比喻说,阿西莫夫的全部科普作品构成了一个阵容可观的“梯队”:科学总论类有《阿西莫夫科学指南》、《古今科技名人辞典》、《阿西莫夫科学编年史》、《科技名词探源》、《终极抉择》等;科学总论类之下的“第二梯队”,是各大学科的分论,有如《通晓物理学》、《化学简史》等;“第三梯队”则是论述某一小专题的读物,诸如《遗传密码》、《数的世界》、《爆发中恒星:超新星的秘密》等,其题材之广堪称空前,无怪乎卡尔·萨根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讲解员”。

    阿西莫夫对科学有着精深的理解,对科学的本质有着深邃的洞察力。他不仅通晓现代科学的许多前沿课题,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因而他的作品立意高远、逻辑严密,但又内涵丰富、晓畅易懂。他的文字似乎具有一种天然迷人的魅力,再深奥的科学知识,一经他的妙笔点缀,读来便毫无生硬之感,更添余韵无穷之妙。

    请看在科幻小说《台球》中他对于极其抽象的物理学上的所谓“两场论”的描述:

    请把宇宙想像为一块又平又薄、柔韧性极强、不会碎裂的橡胶板。如果我们把质量这个概念同地球表面上的重量概念联系起来,就可以想到质量会使橡胶板形成凹陷。质量越大,凹陷越深。

    “背景广阔,主线鲜明;布局得体,结构严整;推理缜密,叙述生动;史料详尽,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蕴哲理”,这是跟阿西莫夫有过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对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

    他的许多单篇科普作品,不仅讲述了当时最新的科学知识、最新的技术应用,还大胆地设想了这些知识和技术即将开拓的新天地以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产生的重要影响。读者在增长知识、感悟美妙之“阿西莫夫文体”的同时,更能得到许多智慧和启迪,还有理性思考的乐趣。

    科文兼备方能行之高远

    在阿西莫夫的诸多作品中,发表在报刊上的科学随笔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风格独特、饶有趣味的作品大多从当代社会现象着眼,诠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事件,背后呈现的则是广阔的科学与人文背景。他不只是在普及科学,而且还努力让读者去思考科学、理解科学乃至欣赏科学,促使人们去考虑人类与科技、历史等各方面的联系,考虑人类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启迪人们扩大视野,创造性地思索未来,向未知的领域拓展。

    《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堪称阿西莫夫科学随笔之集大成之作。从这两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奴隶制度和妇女地位的回望与评述,对智商崇拜和非理性的嘲讽与抨击,对迷信和反科学思潮的剖析与批驳,还有对生与死的探索,对《圣经》的“科学解读”,对思维方式的思考……都可谓新意迭出、论辩精辟、哲理深蕴;加上幽默、亲切、常以自身经历或体验逗乐的开场白以及画龙点睛的后记,更彰显出阿西莫夫作品科文兼备的盎然情趣。

    阿西莫夫具有简单明白地讲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物的罕见才能,且同样也善于一览众多的事实,善于描绘出广阔的知识图景:不仅使读者看到一棵棵科学的“树”,而且还看到了整片整片的科学“森林”。

    我国台湾出版的一部阿西莫夫科学随笔集的封底,印有这样几行字:

    从阿西莫夫身上,我们学到以乐观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如果我们小时候读的科学课本能写得像阿西莫夫的文章一样,今天或许就不会有“科学盲”或“科技恐惧症”的问题了。

    在国外,更有学者把阿西莫夫看作是当代最杰出的科学教育家,甚至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教育家。在《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一书的导言中,阿西莫夫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处于现代社会的人,如果一点也不知道科学发展的情形,一定会感觉不安,感到没有能力判断问题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对于宏伟的科学有初步的了解,可以使人们获得巨大的美的满足,使年轻人受到鼓舞,实现求知的欲望,并对人类智慧的潜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把科普视为一门艺术,期望人们在通过科普读物来欣赏一门科学的进展时,可以像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得到美的享受和洗礼。

    简洁:用最朴素的语汇

    “简洁”是“阿西莫夫文体”的一个突出特点。阿西莫夫在自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在他二十来岁还没有真正从事科普创作的时候,某出版社一个名叫沃尔特·布雷德伯里的编辑约他写一本科幻小说。他寻思:自己既然是“正式的作家”了,那就要努力把小说“写得文学味浓一点”。可是,布雷德伯里把他寄去的两个样章退了回来。下面是他俩之间的一段对话:

    “你知道。”他说,“‘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来了’这句话海明威会怎么写?”

    “不知道。”我急切地问道(我从未看过海明威的作品),“他会怎么写呢,布雷德?”

    布雷德说:“他会写,‘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来了。’”

    接着这段对话,阿西莫夫感叹道:“那就足够了。这是我上过的最好的文学课,只用了10秒钟。”

    的的确确,阿西莫夫的非小说作品极为简练,总能直截了当地说明事物,并且措辞严密,几乎很难找到多余的字句。他曾在一篇名为《写作写作再写作》的短文中提到他写作的几个信条,其中之一便是:能够用简单的句子绝对不用复杂的句子,能够用字数少的单词绝对不用字数多的单词。

    他还颇为自得地提出了一个有关写作的“镶嵌玻璃和平板玻璃”理论。他说,有的作品就像你在有色玻璃橱窗里见到的镶嵌玻璃。这种玻璃橱窗本身很美丽,在光照下色彩斑斓,但却无法看透它。至于说平板玻璃,它本身并不美丽。理想的平板玻璃,你根本看不见它,但却可以透过它看见外面发生的事。这相当于直白朴素、不加修饰的作品。理想的状况是,阅读这种作品甚至不觉得是在阅读,理念和事件似乎只是从作者的心头流淌到读者的心田,中间全无遮拦。

    在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很难见到华丽辞藻的堆砌和语句的刻意雕琢。他的写作风格如此与众不同还在于,他始终注意营造一种跟读者的亲近感。读他的作品,你感觉到他仿佛是在跟你聊天,而不是对你说教,正如阿西莫夫《终极抉择》译者王鸣阳先生所言:与其说他是在告诉你“有什么”,还不如说他是在引导你“分析什么”。于是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就“参与”进去,同作者(更严格些说是同科学家)一起进行分析和推理,讨论种种可能性,去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他笔下,文字有味,科学真美!

    (作者系《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27841.html

上一篇:杨·瓦奈克:不识字的波兰航空先驱
下一篇:演员、作家Amy Poehler的幽默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7 王安良 杨正瓴 吉宗威 籍利平 胡洪涛 魏瑞斌 葛素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