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法国学者二人传 精选

已有 8561 次阅读 2020-4-9 08:57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法国学者二人传

武夷山


(发表于2020年4月9日《中国科学报》)


请注意,我标题说的是“二人传”,不是东北二人转哦。

2019年7月,美国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出版了卡伦·奥尔森的著作The Weil Conjectures:On Math and the Pursuit of the Unknown(本文作者译为“韦伊猜想:论数学和求索未知”)。本书写法很奇特,因而很吸引人。

一方面,它是法国知识界两位名人(也是兄妹)的传记,传主分别是数学家安德烈·韦伊(1906—1998)和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西蒙娜·韦伊(1909—1943)。另一方面,它也含有本书作者奥尔森的回忆录的成分,她回顾了自己学习数学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该书也可以说是20世纪的数学简史。

1948年,安德烈·韦伊提出了“韦伊猜想”。而本书标题的“韦伊猜想”具有另一层含义:这是作者奥尔森对于韦伊兄妹的生活与思想的深层分析与梳理。梳理得不一定合适,只能说是一种“猜想”。

奥尔森是小说家,曾担任媒体机构《得州观察家》的编辑。她本来似乎很明显是要走文科的路的,却阴差阳错地进了哈佛大学的数学专业。她回忆道,自己喜欢数学的部分原因,是觉得数学是很确定的,是一大块真实、严谨、无可指摘的坚实知识体系,“是自己可以把握住的,好比公交车上的把杆一样”。

可是,在哈佛的那段日子,她发现“有那么多悬而未决的、有待质疑的、不可靠的东西”。毕业后,就决定到新闻界发展。但是,她从未放弃对创造力的迷恋。而她觉得,数学之抽象纯粹正是创造力的典型缩影。因此,本书充满了对创意生活的思考。

为了写作此书,她仔细研读了韦伊兄妹的来往信函,在网上听了哈佛大学一位数学教授的系列讲座。她将哲学思想之介绍与韦伊兄妹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之叙述巧妙杂糅到一起。奥尔森觉得,在梳理韦伊兄妹的知识追求的过程中,她自己追求知识的热情也被再次点燃。她想表明,有时候,最微妙难言的知识追求亦能带来极大的精神报偿。

哥哥安德烈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30年代参与创建了布尔巴基小组,对现代数学多个领域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1979年获得沃尔夫数学奖,1994年获得京都奖。他拥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很多荣誉头衔。

妹妹西蒙娜是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后来成为神秘主义者。她5岁的时候,听说一战前线的士兵没有糖吃,她就拒绝吃糖;二战期间,她又不愿意摄入比敌占区同胞的定量更多的食物。长期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她1943年8月23日在英国逝世,年仅34岁,但留下了约20卷的著作。

西蒙娜生前名声不大,但她的著作对后人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她一辈子对受压迫者强烈同情,并试图与他们共患难,表现在她去农村干过农活,也去工厂车间做过苦工,也像普通劳动者一样吃得半饥半饱。她竭尽所能去帮助受压迫者,但往往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却效果甚微。她一辈子注重反思内省。英国文学家T.S.艾略特曾评价说,西蒙娜是“类似于圣人的一种天才”。

兄妹二人在不同的领域追求真理。西蒙娜本人工作于人文领域,但不是数学的门外汉,她把数学作为一种冥想练习的手段。她与哥哥的关系很好,经常写信请他解释其数学研究成果,安德烈也认真回信。对数学的解释总是很难的,西蒙娜未必能完全看得懂哥哥的解释,但哥哥的来信鼓舞她思考创造力的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独特反思。

安德烈·韦伊有一本法文自传,其英译本The Apprenticeship of a Mathematician(本文作者译为“一个数学家的学徒生涯”)于1992年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过译著《信仰与重负——西蒙娜·韦伊传》。

在小说家的生花妙笔下,《韦伊猜想:论数学和求索未知》这本兄妹合传应该能吸引更多读者去了解这两位了不起的法国学者。事实上,该书入选了国际著名图书社区Goodreads(优质阅读)评出的“2019年十大科技佳作”。

《中国科学报》 (2020-04-09 第7版 书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27497.html

上一篇:科学博物馆专家John Durant谈科普
下一篇:小时候抄录的东西----名人名言(2)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22 郑永军 王安良 刘良桂 高建国 晏成和 黄永义 籍利平 郁志勇 强涛 李学宽 周健 杨金波 谢蜀生 贺乐 陆泽橼 张龙帅 史晓雷 杜占池 杨正瓴 晏丽红 汪育才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