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

已有 2251 次阅读 2019-8-26 07:10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424333/


宽窄九章:写给大众的哲学

作者李后强 / 李明泉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8-9
页数: 224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9646455

 


内容简介  · · · · · ·

在无限可分的多维世界里,宽窄只是一个过程和层级。宽窄地位可以交换,可以配对形成DNA双股结构,可以相互渗透形成太极结构。只有在日常的欧式空间里,宽窄才有明确意义。在拓扑学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在模糊学中只有数值没有边界,在黎曼几何中不承认平行线的存在。在相对论中,空间可以折叠,维数可以变换,时间可以膨胀。在量子论中,任何物质都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动又是粒子,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时确定。在弦理论中,把物质细分到极限时都是一段细弦,波动构成物质,大千世界是一场正在演奏的交响乐,空间弥漫的是波动和频率。宽窄是空间的形变,是引力场,是价值场,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折射反映。宽窄是物质也是波动,是有形也是无形,是历史也是现实,是符号也是运算,是曲线更是文化,是视觉更是心态,是尺寸更是境界,是几何更是哲学。在过去,宽窄是一种比较和感觉;在眼前,宽窄是一种记忆和传统;在未来,宽窄是一种品味和价值。宽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特别是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数学、心理学和物理学等知识。比如,与模糊数学、量子力学、粒子物理、黎曼几何、微分几何等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我们提出“宽窄狭义相对论”“宽窄广义相对论”和“宽窄量子论”“宽窄数码论”“宽窄模糊论”供大家思考和研究。

作者简介  · · · · · ·

李后强,男,汉族,1962年8月生,重庆市云阳县人,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美国《财富》全球论坛顾问。在非线性系统学、区域经济学、科学哲学、政治学、政策学等方面有较多研究。

李明泉,男 ,出生于1957年5月,四川宣汉人,198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二级研究员、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文联副主席。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宽窄
一、现实和幻想的夹缝:希腊神话中的宽窄
二、奇点和无限的循环:宇宙形成中的宽窄
三、思辩与实证的统一:辩证思维中的宽窄
四、尺度与规律的联系:审美标准中的宽窄
五、肉体与灵魂的升华:生命价值中的宽窄
六、中庸与适度的把握:追求和谐中的宽窄
第二章 中华文化中的宽窄
一、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
二、宽窄循环,损益盈虚
三、身心合一,宽窄相济
四、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
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第三章 巴蜀文化中的宽窄
一、从四塞之国到天府之国
二、从盆地意识到包容鼎革
三、从金牛古道到“一带一路”
四、从四六分水到逢正抽心
五、从雄关漫道到不胜不休
六、从宽严皆误到辩证施政
七、从天地悠悠到大江东去
八、从少不入川到天下之盐
九、从宽窄巷子到世界名片
第四章 宽窄与生命智慧
一、宽窄中的生命之门
二、宽窄中的生命体悟
三、宽窄中的生命修为
四、宽窄中的生命超越
第五章 宽窄与生存智慧
一、自然中的宽窄法则
二、社会中的宽窄秩序
三、自我中的宽窄真谛
第六章 宽窄与生活智慧
一、个人生活的宽窄之趣
二、家庭生活的宽窄之乐
三、社交生活的宽窄之美
第七章 宽窄与生态智慧
一、顺天之时,因地之宜
二、天生一物,必有一路
三、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第八章 宽窄与商业智慧
一、消费投资与宽窄平衡
二、政府市场与宽窄相宜
三、国际贸易与宽窄有度
四、鱼和熊掌与宽窄取舍
五、义利之辨与宽窄之道
六、囚徒困境与宽窄博弈
七、市场竞争与宽窄视野
八、价值利润与宽窄思维
九、企业营销与宽窄变奏
十、战略决策与宽窄机变
十一、识人用人与宽窄相济
十二、时间管理与宽窄之用
第九章 宽窄启示录
一、宽窄自我观:小我与大我
二、宽窄身心观:独乐与同乐
三、宽窄治理观:严苛与宽厚
四、宽窄世界观:杂多与整一
参考文献

后 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95200.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培养的全日制研究生(五,续完)
下一篇:我国需要设立一个专门处理老龄事务的实体部门或组织
收藏 IP: 219.142.146.*| 热度|

2 杨正瓴 李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