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作家怎么当上了高技术实验室的值班主管?

已有 4565 次阅读 2019-7-14 07:05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作家怎么当上了高技术实验室的值班主管?


(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7月12日)


□ 武夷山

(一名文物造假者在阿基米德手稿羊皮卷的几页文字上加


画了圣像)

   

 科文交汇


    玛丽·K·米勒(Mary K·Miller)是美国的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科普场馆——旧金山探索馆的网站策划人。她中学时很喜欢几何学课程,大学读的是海洋生物学专业。这位作家曾经在斯坦福大学的线性加速器中心当过值班主管,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一份174页的手稿遗存下来,被后人抄写在精美的羊皮卷上。估计这部羊皮卷手稿形成于公元10世纪,是记载了阿基米德关于浮力、重力定理和其他数学定理等成果的唯一古文献。1906年,一位丹麦古典学学者在君士坦丁堡一座希腊东正教修道院的图书馆里发现了这部手稿。经历了千年岁月,手稿羊皮卷发生严重霉变,很多文字已经漫漶不清。

    另外,手稿还遭受过两次大劫难——13世纪中,一位基督教修道士将手稿的部分文字擦除,加写上了一些祈祷文字;1938年之后的某一时间,一位文物造假者为了提高该手稿的价值,又在手稿的几页上画了一些基督教圣像。1998年,一位匿名私人收藏家以200万美元价格竞拍下手稿,并将之借贷给美国巴尔的摩的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进行保管和研究。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已经辨认出了手稿的多数文字,但对如何辨认圣像画所遮挡的文字一筹莫展。

    2006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终于提出了辨认圣像画之下手稿文字的解决方案——让线性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与手稿原始墨迹中的微量铁元素发生反应,铁元素受热后使墨迹发亮,从而真实再现手稿中的文字记录。这一处理过程并不会损坏羊皮卷手稿。2017年3月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邀请X射线专家、文献学家和其他一些著名学者共同参与了定名为“译解工程”的项目。研究人员使用头发丝一样细的X光束进行扫描,每扫描一页约花费12个小时。

    米勒从“译解工程”上马头一天起就一直跟踪项目的进展,每天撰写报导在探索馆网站上发布。在跟踪报道过程中,她与项目组的科学家熟悉了起来。为了不让羊皮卷长时间脱离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的恒温恒湿受控环境,项目组人员就白天黑夜连轴转地对手稿进行扫描。

    有一回,项目组人员告诉她,有关科研人员每班盯12个小时,已经连续干了两周了,十分疲劳,需要歇一歇。他们觉得,米勒现在对这个项目已经不外行了,能否帮忙值班?值班的任务是,检查扫描仪的光束强度,记录时间,记录下安置在手稿附近的环境监测仪所指示的温度和湿度。万一扫描光束强度下降或出现其他问题,赶紧报告。

    米勒高兴得要命,立刻答应。她说,与线性加速器这么一个庞大的高精尖机器相伴的感受是难以言表的。若不是有写作任务,她真愿意长期在那里担任值班主管。她感慨地说,用最先进的物理学工具设备来译解记载着物理学思想的最古老文献,简直像是逆时旅行啊!

    由于这段特殊经历,她得以在实验室里随便转悠,亲眼观察科学家的工作状态,请科学家向她解释手头的工作,从而对科学过程有了近距离体验。这样,她在写科普文章时,就能把科学过程描述得更加到位。

    对于古代修道士对阿基米德手稿羊皮卷的“破坏”行为,她感到十分震惊。不过她说,反过来想,虔诚的修道士们认为,将其祈祷词永远保存下去是很神圣的,那么,好不容易得到了羊皮卷这么一个长寿的媒材,就抑制不住在上面记下祈祷词的冲动,然后将羊皮卷妥善保存,留存万代。若不是教会的精心保存,阿基米德手稿羊皮卷可能早就荡然无存了。

    接触阿基米德手稿羊皮卷,也促使米勒思考知识传播问题。她说,科学和民主的诞生地都是古希腊。科学和民主携手时,发挥的作用最佳。也就是说,不能害怕人们对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不能强行控制如何回答,要让知识广为传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89407.html

上一篇:明天我们吃什么?
下一篇:谢绝部下送礼----日记摘抄716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19 郑永军 尤明庆 范振英 张鹰 文克玲 许培扬 黄永义 梁洪泽 陆仲绩 杨金波 李毅伟 杨正瓴 王庆浩 李学宽 杜占池 陈波 赵凤光 朱晓刚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