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北京方言词“褃节儿”的起源之猜测
2019-3-16 08:07
阅读:15475

北京方言词“褃节儿”的起源之猜测

武夷山

 

    几天前偶然看到一个电视节目,相声演员李伟建(北京人)出了几个北京方言词考其他嘉宾,其中第一个词就是“褃节儿”。“褃”读ken,去声。

    “褃节儿”,意思是关键时刻。我猜测,该词来源于“肯綮”(“綮”念“晴”),因为“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也是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由于在口语交流(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之间的交流)中“肯綮”的发音发生讹变,后来就写成了“褃节儿”。

    写到这里,我回过头来查了查徐世荣编的《北京土语词典》(北京出版社,1990)。原来在该书222页有“肯节儿”词条,而且说该词“当为“肯綮”的变读”。这么说,我与专家想到一块儿去了,窃喜。

    据百度百科:徐世荣,1912年出生于北京,语言学家。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任教。在普通话的语音教学与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标点符号的研究、语法研究及词典编纂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音讹变太常见了。比如南京有一首古老的童谣,第一句应该是“城门城门几丈高”,而我小时候听见别的孩子都念“城门城门鸡蛋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678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