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柯达、施乐真的那么愚蠢吗?

已有 6264 次阅读 2019-2-20 06:28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柯达、施乐真的那么愚蠢吗?

武夷山

 

    一些专家对创新领域的一些现象和案例有其拿手的、权威的解释,但这些解释不一定对。最近,美国“创新卓越”网站发表企业创新顾问Greg Satell的文章,How Blockbuster, Kodak And Xerox Really Failed (It’s Not What You Think)----Blockbuster、柯达和施乐公司是如何失败的(并非您想象的那样)。下面只简介作者的后两个案例。

 

 柯达公司案例

    很多人认为,柯达是由于忽视了数字技术才失败的。是这样吗?

    1975年,柯达公司的一个名叫Steve Sasson的年轻人发明了数码相机。起初,不值得把它当回事,它重约8磅(7斤多),只能拍出0.01兆像素的照片(对比一下,如今的iPhone都能拍出12兆像素的照片)。Steve Sasson本人估计,大约需要15-20年,该技术才能焕发出生机。

    一些专家的解释是,由于柯达是个愚蠢的大公司,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拒绝承认现实,结果未能跟上数字摄影的潮流。数字摄影领域的后起之秀迅速占领了市场,柯达则成为无足轻重的企业了。2011年,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真相要复杂得多。事实上,柯达还是非常认真地搞了一阵子数字摄影,其EasyShare数码相机也曾经属于热销产品。它也投了很多钱开发数码照片的高质量印制技术。问题是,柯达主要靠胶卷冲印业务挣钱,但该业务风光不再了。说柯达本可以如何如何,就可以避免如何如何,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通过数字摄影盈利的公司似乎只有Facebook一家,而柯达在建设社交网络方面显然并不具备优势。柯达的唯一出路是发明一种能够代替其现金牛业务的全新业务,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直到现在,柯达依然存在,主要业务聚焦于为公司市场(而不是个人市场)提供成像服务,听说发展势头还不错。

 

施乐公司案例

    复印机巨头施乐公司曾投资于羽翼未丰的苹果公司,向乔布斯提供了利用自己的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PARC,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机会。乔布斯利用在该中心获得的技术开发出了Macintosh(苹果机)。一些专家对此案例的解释同对柯达衰落的解释一样:愚蠢的大公司被年轻聪明的创业家挑落马下。

    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施乐的窘境与柯达曾经历的很像。大型复印机是其利润最高的业务,但风光不再了,于是施乐寻求发明“未来的办公室”。施乐开发出了名为Xerox Star (施乐之星)的工作站,但它过于超前了。它能够将一般文秘工作自动化,但是产品太贵。直到10年之后,硬件成本降下来了,软件应用生态系统也足够完善了,施乐之星之类的技术才有生存空间。

    专家们的解释都忽视了PARC的作用。事实上,正是PARC使施乐免遭柯达的悲惨命运。当施乐的大型复印机业务受到佳能、理光等日本小型复印机的巨大冲击时,施乐之星的一个组成部分----激光打印机成为新的现金牛,弥补了复印机业务的损失,施乐得以继续成长。另外,除了产品销售,通过将自己发明的诸多专利技术给许可转让出去,通过早年对苹果公司的投资(别忘了这一点啊!),施乐也赚了很多很多。

 

    Greg Satell强调,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习,但不能从童话中学习。某些专家喜欢讲简单的故事,因为简单的故事有简单的答案。如果我们真以为Blockbuster、柯达和施乐这些公司是被一些蠢货所领导管理着,那么,我们只要别那么蠢,就可以避免失败了。一旦我们弄清现实是多么复杂,就知道那些简单化的教训是多么不足为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63131.html

上一篇:买相机三个多月后退货----驻美生活掠影15(家书摘抄)
下一篇:第一次见到电视机----日记摘抄809(时在初一,首次下乡学农)
收藏 IP: 219.142.246.*| 热度|

32 刘立 杨正瓴 刘玉仙 赵凤光 余文 文端智 毕重增 曹广福 晏成和 侯德鑫 周健 张晓良 杨帅 喻海良 吕洪波 李陶 韩生生 章成志 黄仁勇 单坚开 文克玲 李雄 王立新 周春雷 白龙亮 栾晓波 谢力 李侠 汤茂林 李颖业 刘钢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