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古人对人工生命的探寻 精选

已有 5430 次阅读 2019-1-22 08:18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古人对人工生命的探寻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9年1月9日)


目前,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研究风头正健,逼迫人们加紧思考这类研究涉及的伦理问题和哲学问题。2018年11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Adrienne Mayor(埃德里安娜·梅尔)的著作GODS AND ROBOTS:The Ancient Quest for Artificial Life(《神与机器人:古人对人工生命的探寻》)。此书解析了涉及机器人和其他似乎具有生命的存在物(它们有些与现代技术确有相似之处)的古代神话,十分有助于我们对新兴技术的伦理省思。

2000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已经在想象这样的可能性:某些生命体不是生下来的,而是造出来的。梅尔在书中写道:“我们……发现,神话中出现了很多概念和观念,这些神话故事构想出了通过可以称之为‘生物技术’的手段来模仿、增强和超越自然生命的各种方式,‘技术造就的生命’……便是我们如今称为生物技术的古代版本。”

早在荷马的史诗中,古希腊人就想象出了机械仆人、会动的雕像甚至是人工智能的古代版本。例如,在克里特岛上行使巡逻护卫之职的青铜巨人塔罗斯的形象出现在不计其数的诗歌作品和艺术作品中,其中有些作品可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塔罗斯这个会行走的巨人是锻造之神赫菲斯托斯的作品。据传说,赫菲斯托斯曾制作了一组金制的女机器人帮他在铁匠铺干活,她们甚至能开口说话,并接手他交托的高难度工作。他还有一套装有金轮子的三脚桌,能自行跑去供诸神聚会,完成任务之后再自己跑回来。快船“阿尔戈号”上众英雄之一的伊阿宋,曾大战从土地里蹦出来的机器人般的武士们。

此外,关于美狄亚、代达罗斯、普罗米修斯、潘多拉等的神话传说中都有机器人和其他先进技术的身影,其中很多机器人是用人类制造工具和雕像所采用的那些材料和方法做出来的。比如,女巫美狄亚曾经用上千种草药熬制出一种能让人返老还童的灵药。大艺术家代达罗斯做出的雕像栩栩如生,如果不用绳子拴住它们,它们恐怕就要跑散。当然,这些描写都是虚构的,但它们反映出,古人所想象的机器人已是相当复杂。另外,古人确实也造出了活灵活现的机械装置。在古代的学问之都——亚历山大,自动机的制造达到了一个巅峰水平。人们造出了一大批机械兽和机器人,它们会动,会发出声音,还会给路边看热闹的人群分发牛奶。

通过详尽的文献梳理,梅尔发现,构想出机械战士、机械仆人和恶毒的复制人的并不只是古希腊人,古罗马、印度和中国的神话都探讨过人工生命和人工智能的观念。在印度传说中,佛陀的舍利是由机器人武士保卫着的。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子(鲁班)削竹木以为鹊”,“三日不下”(飞三天不用降落)。鲁班还造了能载人的大木鸢,在战争中担任侦察任务。

梅尔在技术的语境下将许多熟悉的神话重新加以融会和解释,别开生面。她娴熟地讨论了人工生命的伦理侧面,透过古代观念的棱镜省视了知觉与能动性等宏大问题。她还令人信服地论证说,古人所想象的机器预示着如今最前沿的技术进展。例如,《奥德赛》里提到的自动导航船就很像现在的GPS。阅读此书后,我们不免对古代思想家肃然起敬,他们在后人想到造机器人之前那么久远的时候,就梦想出了机器人。总之,通过梅尔的梳理分析,古代神话仿佛成了原始的科幻故事。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经常是由想象力驱动的。

梅尔生于1946年,是斯坦福大学的古典学和科学史学者。在《神与机器人》之前,她已发表5部著作,包括2003年发表的Greek Fire, Poison Arrows & Scorpion Bombs: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in the Ancient World(《希腊火、毒箭和蝎子炸弹:古代世界的生物战和化学战》)和2014年发表的The Amazons: Lives and Legends of Warrior Women Across the Ancient World(《古代世界亚马逊女战士族的生活与传说》)。

《中国科学报》 (2019-01-09 第7版 书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58410.html

上一篇:初一小孩关注巴黎公社----日记摘抄798(时在初一阶段)
下一篇:连续两天干重体力活----日记摘抄799(时在初一)
收藏 IP: 1.202.85.*| 热度|

11 李曙 杨正瓴 代恒伟 陈兴峰 杨涛只 汪育才 栗茂腾 黄永义 张焱 zjzhaokeqin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