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鲁索教授推荐FoR分类

已有 5332 次阅读 2018-11-11 07:23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鲁索教授推荐FoR分类

武夷山

 

    主题、学科、领域等等的分类标准不一致,给科研评价带来很多困扰。例如,很多年前,国内某系统科学刊物的编辑部曾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课题组”抱怨说,由于将系统科学归入数学大类,使系统科学刊物的有关文献计量学指标看上去“很吃亏”。

    ISSI Newsletter(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简讯)总第55期(20189月发布)上有ISSI前会长、比利时情报学家罗纳尔德.鲁索教授的文章,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Field of Research (FoE) Codes(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研究领域编码)。他倡导大家都来试用这个分类编码体系,因为新兴的文献计量学数据库Dimensions采用了该编码(博主:我今年1月介绍Dimensions平台的博文见http://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97197.html)。另外我想,鲁索教授未明言的是,即使某一编码体系还有缺陷,但大家都统一采用同一个体系也要比各用各的编码体系(也许各有各的优点)要好得多。

    FoR分类体系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研究分类体系(ANZSRC)的一部分。FoR分为三层,第一层是Division(学科大类),用两位数表示,下一层是Group(学科),用四位数表示,再下一层是Field(领域),用6位数表示。总共有22个学科大类。详细的分类体系见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mf/1297.0。该体系力求与一些国际分类体系(如OECD2007年科学领域分类)兼容,但仍保留了本地特色。例如,18表示“法律和法学研究”,1802则是“毛利人的法律”。

    鲁索举例说,ISSI成员的研究工作多半可归入以下类别:

08 信息和计算机科学

Group 0807 图书情报研究

Field 080704 信息检索与Web搜索

    080705 信息计量学

    080706 图书馆学

 

16 人类社会研究

Group 1605 政策与管理

Field 160511 科研、科学与技术政策

Group 1608 社会学

Field 160808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之社会研究

 

    再好的分类体系,得不到贯彻就形同虚设。澳大利亚官方的科研评价活动叫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frameworkERA,澳大利亚科研卓越框架),该框架规定,科研评价时就采用FoR编码体系。每个期刊最多可分到三个FoR码,包括M,即多学科期刊的代码;每个科研人员所从事的专业也按照FoR来分类;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同样依此分类。评价委员会成员的学科背景也根据这个分类来确定,因为要考虑评价委员会成员之学科背景的覆盖面是否完备。

    在开展ERA评价时,每个被评价机构提交的科研成果数据(如论文)都得按照FoR来分类。不过,如果基层机构认为,某篇文章的三分之二以上内容其实属于另一学科领域,则可要求将此文分到另一类别去。为什么这样规定呢?因为在实践中,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经常将某文所发表期刊的类别就赋予这篇文章。这样做,对于宏观层面的考察与分析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进行微观层面的评价时就会有偏差。本博主举个例子:本人和我的博士生曾经在《自动化学报》杂志上发表对该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从文献计量学指标看《自动化学报》和自动化研究领域”。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认为此文属于“自动化”研究领域,肯定不合适,它明明属于文献计量学嘛。澳大利亚的那一做法是很合理的。

 

    博主:在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甚至科技部内部当年的973项目管理部门和863项目管理部门)等单位,各有各的学科分类体系,结果,针对某一部门所做的科学计量学评估结果对其余部门并没有太大的参考启示意义。包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内的一些学者做过不同分类体系相互映射的研究,但映射结果不可能那么准确。我认为,与其在映射研究上下功夫,还不如学习澳大利亚的做法,痛下决心统一采用某一分类体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45604.html

上一篇:博士后出站获得“特优”评分----日记摘抄692
下一篇:连轴转----日记摘抄693
收藏 IP: 219.142.245.*| 热度|

15 郑永军 杨正瓴 黄永义 李毅伟 鲍海飞 段黎萍 郑新奇 任胜利 赵凤光 王福涛 李泳 李学宽 徐义贤 xqhuang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