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环境科学生涯使她成为一名独特的作家 精选

已有 13118 次阅读 2018-8-20 08:40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环境科学生涯使她成为一名独特的作家

武夷山

(发表于《科普时报》2018年8月17日)

 

凯特. 布兰德斯(Kate Brandes是美国作家。她已经工作了26年,在过去这些年里,她的主要身份是环境科学家,而不是作家。

布兰德斯是单身母亲带大的,小时候,她住在新奥尔良郊外的一所破旧公寓里。她最早的记忆大约是4岁时接触到的东西,尤其是公寓外面的一株木兰树。至今,她似乎还能回味小时候的感受:爬树时,手脚并用,蹭着粗糙的树皮;坐在树杈上,捉一只蚂蚁放在胳膊上爬行,痒嘘嘘的。这些便是她幼时唯一能接触到的“大自然”。她说:“我现在闭上眼睛,回忆起那棵树,涌上心头的一个词就是“居所”。在我整个人生中,大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在成长过程中,大自然背后的复杂科学机制一直使她着迷。大学本科,她读的是地质学专业,后来又获得水文地质学硕士学位。她惊叹于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周期过程,相关地质知识为她日后关注、研究、思考人生打下了根基。

布兰德斯35岁做了母亲。生下大儿子后,她下决心要创作小说。一方面,她一直有这个想法,因为她长期以来都是小说的忠实读者,也笃信故事的力量;另一方面,她之所以想写小说,与其科学生涯中碰到的人有关。创作第一部短篇小说花了她两年时间。

她认为,故事的复杂性,不亚于科学定理。如果写得好,小说会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促使我们思考初看上去是黑白分明的事物。小说是世界上发生的事与其对内心的影响之间的桥梁。小说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作为作者和读者的自己。

在从事环境科学的最初6年,布兰德斯是供职于私人咨询公司的地质工作者,研究水供应和深层地下水污染问题。后来,她获得了职业地质学家的资格认证,又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机构从事过多项工作,但每个新岗位都与水土保持工作相关。她特别愿意挑选与社区有较紧密关联的工作,这样,在相关问题的技术侧面和社区对问题的理解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科学背景进行沟通。由于这样的工作经历,她非常熟悉老百姓对水土环境问题的反响,这些反响总与他们的故事切切相关: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的身世。

布兰德斯并不认为,自己从科学研究转向创意写作是从分析转向创造。科学家本来就具有创造力,不然,他们就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所以,她觉得这个转型是很自然的过程。而且,她并没有因为搞创作就放弃环境科学生涯,而是双管齐下。目前,她设计和建造专门栽培原生植物的作物园,以维护本地的生态系统。她说,通过创作,她认真考察着人们对她所关注的一些问题注入了什么样的情感。“写作是我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当生活中遇到危机,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我总是握起笔来,谋求问题的答案。……通过小说创作,我从不同视角开启了心内的对话”。

一开始,布兰德斯只写短篇小说,其多数短篇小说的主题都与大自然和环境问题相关。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The Promise of Pierson Orchard(皮尔森果园的承诺)于2017年4月问世,书中叙述了用水力压裂法开采天然气对环境的破坏。她说,写一篇完全不涉及生态环境遭受冲击的作品,她恐怕是做不到的。

布兰德斯解释说,这部作品并不是为了谈科学,谈自然,谈拯救环境,水力压裂法也不是作品的主线。毋宁说,水力压裂法是书中人物的破碎人生的一个隐喻。她写的是老百姓如何与变化抗争角力。她探讨了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对水力压裂法开采的不同视角和态度,以深入到“灰色空间”去。现如今,人们总是是喜欢选边站队,非白即黑,而生活中存在的其实普遍是灰色区域。她说,有很多事物在分裂人群,分裂社区,所以我们亟需找到共同点所在。她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也在寻求共同点。

每位作家的背景不同,从而都会带来一些独特的东西。她认为,自己的作品必然会反映她作为一位母亲、妻子、热爱大自然的环境科学家和习惯于乡村生活者的人生。

除了环境科学研究和写作外,布兰德斯还是个水彩画家(她40岁开始学习水彩画),活跃于多个艺术社区。她和丈夫一起住在特拉华河畔的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儿子。工作之暇,她喜欢泛舟河上,或是去树林里寻觅野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30146.html

上一篇:读《启功评传》
下一篇:团队里山东人多----日记摘抄661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14 王从彦 鲍海飞 郑永军 蒋迅 吕洪波 赫荣乔 陈楷翰 刘全慧 汪波 俞立平 周明明 王媛媛 李毅伟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