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1984年的文章----国外的技术转移研究

已有 9120 次阅读 2018-7-2 07:07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主按: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关于我国实验室研究成果向生产转移的几个问题”(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2947.html)。为完成此文,除了到科研院所实地调研外,我做了大量文献调研,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科院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当时叫“北京图书馆”)三家图情机构收藏的与技术转移沾边的图书全都浏览了一遍。写作硕士论文时,为了聚焦,并没有将我读过的相关文献都纳入。我觉得,不将这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介绍给读者,有点可惜,于是就下决心写出这篇文章。起草的那天晚上,我一口气写到次日一点左右,于是就失眠了----平生第一次失眠。30多年过去了,我觉得此文中的观点,对于如今的成果转化工作仍有启发意义。

国外的技术转移研究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年第2期)

一、 关于技术转移的概念

技术转移的定义很多。有的学者从使用技术的单位的角度出发, 提出“技术转移是将一处产生的知识应用于别处的过程”。有的人则着眼于技术本身, 认为“技术转移指将现有的技术应用于前先没有应用过的场合”。有的将通过技术情报获得技术知识这种情况也归入技术转移之中,有些定义则强调技术转移是有 目的的、有组织的, 而自发的技术扩散 (technology diffusion) 现象不属于技术转移。但是, 将各种定义的共同之处抽取出来, 可以这么说: 技术转移, 就 是将科学技术知识从研究机构和科学技术文献中取出来,交到使用者手中。 这可 以说是一种最广义的定义。 美国的道克特斯认为给技术转移界定以下范围比较合适: ①所涉及的技术较为复杂, ②转移方与接受方不是由同一主管局控制, ③尚未受到俭验、尚未获得任何应用的发明不在技术转移研究的范围之内, ④技 术转移活动是有目的的,不是偶然的。

二、关于技术转移的模式

技术转移模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从技术转移的主导因素考虑, 包括技术推进模式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产品制造投放市场)、市场拉动模式 (市场需求产品研究产品制造产品销售)和相互作用模式。第二类,从参与技术转移的各方所起的作用来分析, 包括技术供方/技术受方模式和交变模式。 例 如, 拉维茨提出的模式属于技术推进模式:

(博主今注:原文此处应有一图。想看图者请点击PDF附件

¹úÍâµļ¼ÊõתÒÆÑо¿_ÎäÒÄɽ.pdf

这个模式的大意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事实,取得知识,然后应用这些知识 去为社会服务。好奇心与社会需求是研究的动力, 教条和迷信及贪婪行为是研究的障碍。 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或体制不完善, 都会阻碍技术(这里的技术是广义的) 转移过程的顺利进行。人们还必须警惕滥用科技知识的危险。

美国的戈尔德霍和龙德二人通过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向遥感系统有限公司转移盲人阅读机技术的案例,提出了以下技术转移模式, 这属于技术供方/技术受方模式之类:

技术转移插图.png

这个模式表明: 学术文化与公司文化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隔阂, 需要有桥梁来沟通二者。源技术与目标技术的示意图形的形状不同, 意味着源技术必须经过改动方能适应新的环境。技术转移需要经过“寻找适用技术”、 “学习掌握新 技术”、“改动源技术以适应新环境”和“实际运用技术”这四个阶段。

三、关于技术转移研究的三大类方法

1. 经验性研究

A. 通过调查表问卷法和晤谈法,直按了解有关人士的看法与反应。

B. 收集公开发表的宏观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C. 案例法。即深入了解一个单位、或一项技术的全部发展历史及各个侧面, 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2. 理论性探讨

理论性探讨指从各种新的角度探讨技术转移问题: 或讨论其概念、分类等基本的理论问题,或构造各种模式来直观地反映技术转移的机制, 等等。各国学者试图从多种学科出发讨论技术转移间题。比如, 应用人类学的概念来讨论技术转移或将技术进步与生物进化进行类比 。

技术转移方面的新概念也不少。 瑞典的查尔斯·埃奎斯特和奥勒· 埃奎斯特提出了“技术的社会载体”的概念。他们指出,即使某项新技术能给某一社会实体带来利益, 但如果该社会实体并不具备为实现技术所需的权力, 则此项新技术仍无法实现。美国的截维·蒂斯, 一反普通人头脑中 “技术转移是花钱最少、效益最高的获取新技术的手段”的想法, 提出了“技术转移成本”的概念, 并作了定量研究。他认为, 应严肃地对待技术转移的成本, 国际技术转移就更应认真考虑这一因素。 肯尼亚的阿里·马兹鲁伊认为, 技术移植是个比技术转移更好的概念。 移植是从生物学上借来的比喻。移植要求移植物与接受体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容性。他指出,要使移植来的技术得以“生根”,必须先把土地整治好。

3. 综述法

包括文献综述, 历史经验的综述, 影响技术转移的各种因素的综述, 等等。道克特斯编辑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技术转移》一书是文献综述的典型例子。 塞特龙的一篇论文, 将情报、技术、法律、管理、制度、财政、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与政府实验室、市场、政府机构、公司等参与技术转移的不同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归纳了一百条左右影响技术转移的机制。这篇论文也是综述性研究的很好范例。

当然, 在实际研究中,常常是将各种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加以应用的。

四、 国外技术转移研究的特点

1. 密切联系实际,重视经脸研究

大部分学者似乎都意识到,各国国情不同, 外国的研究同行所得的结论不 一定适合于自己的国家。瑞典学者格朗斯特伦和西格森等人编辑的《中国和欧洲的技术政策和工业政策》一书的序言指出:人们急切需要政策指导时, 往往易于过高评价将在某国成功应用了的政策推广至其他国家的可行性。日本的成功经脸经常为人所称道,但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恐怕已不可能再重复他们的做法了。 因此,研究者们必须各自针对本国情况进行脚踏实地的研究,尤其是经验性研究。

2. 注重总结评价

有些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科学技术, 成立了一些机构,大胆尝试了不少新路子。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都特别重视将这些机构的工作和这些新尝试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3.技术转移研究的多股力量

除了高等学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外,有不少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和工业部门的人士也加入了研究技术转移的行列。

五、一些饶有兴味的现点与发现

1. 应为技术转移鼓与呼

各国虽然都很重视技术转移,但对于如何有效地鼓励人们去积极从事技术转移的问题,谁都没解决好。加拿大科学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针对时弊大声疾呼:技术转移一定要作为科研人员晋升的重要依据。美国的戈尔德霍和龙德指出, 在多数大学里,进行技术转移工作的人们得不到什么额外报酬。从事技术转移工作既不能保证教授的终生职位,又不能保证教师的提级,也不能保证研究生获得学位。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是个关键问题。

2. 人员流动的重要性

在国外,对于技术转移所涉及的各种间题, 学者们往往得出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但是唯独对于人员流动问题不是这样,在这个间题上,观点出奇地一致。塞特朗说出了大家的看法: 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技术转移是通过人员流动而获致的。

3. 技术转移要求种种变化

美国的威廉·费希尔教授指出,任何技术转移都必须或多或少地改变技术,以适应技术接受者的新环境。布朗则进一步认为,技术转移时,要么要求改变技术,要么要求技术受方的组织管理发生变化, 或者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

4. 技术转移的流水之喻

一位日本学者认为, 技术转移双方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应太大。这就仿佛让高处的水流到低处, 并且停一停, 让住在低处的人享用一番一样,如果双方技术水平相差太多, 就好像落差太大则急流一泻而下, 根本止不住。这一想法与我国科学学工作者提出的“梯度转移”的思想可谓不约而同。

5.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技术转移

加拿大一名学者认为, 假如工业能白己开发技术,最好让工业自己开发,而不要采取科研机构开发技术后再向工业转移的方式。因为,相对说来,后一种做法往往吃力不讨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21816.html

上一篇:我在2013年初提出抓创业的建议----日记摘抄646
下一篇:回忆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交叉学科分会
收藏 IP: 219.142.236.*| 热度|

14 周健 宁利中 刘洋 李泳 谢力 毛进 孙颉 强涛 史晓雷 罗春元 郑永军 李学宽 zjzhaokeqin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