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英国惠康基金会的“科学艺术计划”

已有 4981 次阅读 2018-2-28 06:46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英国惠康基金会的“科学艺术计划” 

武夷山

英国《交叉科学评论》季刊2017年第4期发表英国肯特大学历史学院Charlotte Sleigh女士和肯特郡的Sarah Craske女士合写的文章,Art and science in the UK: a brief history and critical reflection(英国的艺术与科学:简史和批评性反思)。原文见https://doi.org/10.1080/03080188.2017.1381223。下面编译其中一小部分内容,即作者所述英国艺术与科学结合简史的第一阶段的情况。

 

艺术家与科学打交道已有几个世纪,仅举三个例子,他们一向重视探讨关于透视、色彩和感知的理论。二战以来,艺术家们不仅利用来自科学的概念和材料,而且将科学的主张和文化立场也径直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在英国,1951年就设立了Festival of Britain(不列颠节),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科学和艺术二者热情乐观地携手。艺术家们汲取了当时最先进的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的成果,产生了一些具有装饰性和民主性的作品。后来又成立了一个叫做Independent Group(独立群体)的组织,他们以结构、商业和消费等经验材料为中介,试图让艺术更易于被公众接受。

一方面,艺术家们投身于以技术为中介的大众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批判大众文化,这是后现代的一个玩笑性的、具有反讽意义的特征。美国的艺术家对这类主题尤其感兴趣。1960年代出现了一个词汇叫‘Tech art’(技术性艺术)。1966年前后,一些工程师和艺术家共同发起了一个组织,名为“艺术和技术试验”,简称EAT。在这样的氛围中,美国艺术家Bern Porter名声鹊起,他要与科学嬉戏式地接触,同时对之加以批判。他在1960年代后期杜撰了好几个新词,如‘SCIART’(科学艺术)、 ‘SCIPHO’(科学摄影)、science theatre(科学戏剧),等等。

‘SciArt’这个词在2000年又突然重现。此时,人们并未将这个术语的源头追溯到Porter,而且,英国20世纪晚期受到生命科学观念渗透的SciArt与1960年代主要受物质科学影响的SciArt确实大异其趣。看来,该词的重现纯属偶然。

在英国,惠康基金会于1996-2006年间资助了Sciart  programme(科学艺术计划)。1996年底首次征集项目,收到225份申请书,最终批准了6项。多年来,惠康基金会总共资助了118个这方面的项目,经费总额近300万英镑,平均每个项目资助2.5万英镑。2000至2002年期间,科学艺术计划是由一个资助联合体来运作的,联合体的成员机构包括:英格兰艺术理事会、苏格兰艺术理事会、英国文化委员会、葡萄牙Calouste Gulbenkian基金会、国家科学技术与艺术遗产基金会等。葡萄牙Calouste Gulbenkian 基金会的英国分部也曾支持过试图打通科学与艺术边界的类似项目。

科学艺术计划的多数受资助者是不大著名的艺术家,而且,早期的科学艺术计划资助项目是与科学传播项目紧密联系的。这也不奇怪,因为英国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公共理解科学委员会”的主席Bridget Ogilvie早先曾担任过惠康基金会的主任。

惠康基金会希望,公众能够支持生物医学研究。因此,它希望其科学艺术计划资助项目所产生的艺术作品能实现双重目标:促进公众对医学科学的理解和欣赏,鼓励视觉艺术的创新。

2009年,惠康基金会委托外部专家就其科学艺术计划写了一个评估报告,Insight and Exchange: An Evaluation of the Wellcome Trust’s Sciart Programme(启示与交流:惠康基金会科学艺术计划之评估)。报告试图回答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资助产生的作品是高质量的吗?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受到资助计划影响了吗?第二,通过该资助计划,科学家们是更频繁地与公众打交道了吗?第三,该资助计划影响到公众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参与程度了吗?有兴趣者,可阅读该报告原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01534.html

上一篇:有空时,基本上做“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日记摘抄613
下一篇:项目费还不够软件开发费----日记摘抄614
收藏 IP: 106.120.35.*| 热度|

5 彭真明 刘钢 赵凤光 史晓雷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