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学网从谏如流的一个小例子----清点整理自己写过的评论(103)

已有 2827 次阅读 2017-12-3 07:02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网从谏如流的一个小例子----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03)

武夷山

 

对赵凤光“给科学网小建议”的评论: 

    对,就好比期刊文章的标题页应有关于此文的完整信息(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这样,复印或扫描了此文的读者日后要引用此文就很方便。编辑部若没有做到这一点,读者在复印、扫描、下载后就得自己加注其他信息,很麻烦。

今注:后来,科学网已经实现了赵凤光博主所建议的,即在每篇博文后加注“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XXX科学网博客”,而不只是“转载请注明来自科学网博客,并请注明作者姓名。”

 

对王中宇《从气候视角看“潜水蒸发”和“极限埋深”》 的评论:

    我见过一篇猜想性文章,出处忘了,是文科人士写的,认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是雾霾加剧的重要根由,或至少二者强相关。 

博主回复(2015-2-10 10:09):有道理,地下水位低于极限埋深后,地下水无法有效补充地表水,地表水存量有限,在蒸发的过程中日渐消耗,导致蒸发量减少,使空中水存量下降,结果是空气相对湿度下降,空气干燥化,有利于扬尘的形成与维持。 

 

对王大元《读武夷山先生“我被轮岗了”一文有感》: 

谢谢。1. 情报所成立于1956年,按照周总理的指示成立的。刚开始叫“中国科学院情报学研究所”,后来离开中科院,为国家科委服务。
2. 重庆分所并非迁过去,是三线布局一部分。北京这块(“总所”)始终存在。
3. 原情报所大楼让给了外交部,于是情报所去化工学院办公(当时化工学院属于停课闹革命状态)。等复课后,两个单位挤在一起办公多年,直到80年代后期本所现大楼落成,我们搬出。外交部建新楼后,原来的楼给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对王海辉“访学的吃吃喝喝” 的评论:

    无论男人女人,由于不会做饭而不挑剔,就是德;很多人不会做饭、不肯做饭、看不起做饭的而挑剔无比,则吾不知其可也。 

博主回复(2015-2-24 13:01): 说的对阿 

 

对刘进平“中医针灸在美遭黑的评论: 

    这种闹剧不止一次发生。比如多年前德国人发表一篇论文,说针灸无效,问题是:作者中的“针灸师”是学了一点点针灸的德国人,其技术很可疑,且不按照针灸师的习惯间隔来扎针,间隔好多天才扎一回。(有一位很懂西医的针灸师嘲笑说:假定某抗菌素药片应该每天服两片,某人的“实验”却是让病人两天服一片,然后得出结论说:抗菌素无效。这是否可笑?)几乎同时发表的另一篇论文是美国人写的,作者中有一位正儿八经的华裔针灸师,按照针灸师的习惯间隔对患者扎针,结论是:针灸有显著疗效。两篇文章都发表在西方人办的正规期刊上。 

博主回复(2015-2-25 22:22):从国内招聘最好的针灸师,重新做实验再发文章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87966.html

上一篇:成为好莱坞明星的理工男
下一篇:[转载]董明珠:没有人才,一切归零
收藏 IP: 1.202.70.*| 热度|

14 苏德辰 钟炳 尤明庆 梅卫平 邱趖 刘全慧 刘钢 史晓雷 王大元 翟自洋 李学宽 陈鹏 谢平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