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创新型国家的一点点争论----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

已有 2360 次阅读 2017-9-29 06:26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创新型国家的一点点争论----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92)

武夷山

 

对胡懋仁“父亲学英语、教英语”的评论: 

    学习本身也是乐趣,跟打牌下棋一样,不需要有用。 

 

对高友鹤“是该科普还是该教育?”的评论: 

    二者不是截然对立的,用科普的方式去教学,也许学生就不厌学了。 

博主回复(2013-8-1 17:54):有道理。
希望学校能分担一部分科普的责任。教育可能也联系实际和生活一点,免得全是应试。科普也可以更多地把精力用在把高深的科学说得简单易懂。 

 

对徐磊“海外中国人很多都成为教徒”的评论: 

    科学家坚信“世界一定是有规律的”,这其实也是一种信仰,并无依据。事实上,从源头说,这一信仰来自于对上帝的信仰----既然上帝创造世界,他不会把世界造得乱七八糟,即必须有规律。 

博主回复(2013-8-3 15:04):无神论本身就是一种信仰,我谈到过了。另外科学是需要质疑精神的,宗教反之。不再赘述了。 

博主回复(2013-8-3 15:05):我不是在说人不需要信仰,我批评的是宗教这种信仰。

 

对何青“《美国X历史》Life’s too short to be pissed off all the time”的评论: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真的会反过来影响存在的。所以需要positive意识。比如得了大病的人,乐观者有可能(但不一定)survive,而悲观者则肯定日益走下坡路。 

博主回复(2013-8-9 09:44):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啊, 

 

对吕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鸡蛋!”的评论: 

    严重同意。我的一本译著是请老海归周先庚先生审的,他告诉我他的一点经验:如果翻译一个术语时拿不准,译为A还是B呢?在很多情况下,就译为A+B好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我的《回忆与心理学老前辈周先庚先生的一点交往》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2037.html

 

对陈安“对武夷山老师推荐论文结论与方法之商榷”的评论: 

1.  创新不一定是技术创新,能挣到钱的“创新”还有很多种,如商业模式创新。余额宝就属于后者。

2.   创新驱动,是说GDP的相当大比例靠创新来实现,与创新能力不一样。一个国家可能创新能力较强(论文多、专利多,等等),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仍是资源、能源、劳动力。中国大致就是这种情况。

3.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定义“创新型国家”的方式,定量为主的,主观判断为主的,等等。但不管哪一种定义,结论超级一致:这几个北欧国家是公认的创新型国家。 

    再次评论:不同群体的研究结论肯定有差异。下面这个单子可能符合你的胃口:
创新驱动型国家(Innovation-Driven economies,例如: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冰岛,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荷兰,挪威,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英国,美国 )...

博主回复(2013-8-15 18:28):我家20口人,你家5口人,我家10个人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占50%,这10个人的收入可能占全家70%。你家5口都是技术研发类工作,100%的收入来自技术,所以你家因为创新而迎来的GDP比例比我家的高。所以,你家是创新驱动的家,我家只能勉强算是高度创新的。是这样吗? 

 

对李泳“文章标题:借着数学归来”的评论: 

    book-keeping by double entry,不仅是做账本,而且是“高端”的复式簿记。这样与前面highest end也呼应上了。 

博主回复(2013-8-23 09:38):谢武老师指正,我当时没关心那个“簿记”是什么东西,就把它当“账本儿”了,有点儿对不起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78254.html

上一篇: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下一篇:[转载]张守仁 /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收藏 IP: 219.142.246.*| 热度|

2 李颖业 陆泽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