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接受《解放日报》采访,谈科技人才的吸引与留用

已有 2948 次阅读 2017-9-18 09:39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接受《解放日报》采访,谈科技人才的吸引与留用


武夷山


(博主按:为给今年的浦江创新论坛造势,《解放日报》科技部记者俞陶然采访了本院三位研究人员,撰写了以下报道。我的看法反映在本文第三个小标题“全球顶尖科技人才的共性不可忽视”。)

浦江创新论坛之政策论坛前瞻:共享经济呼唤制度创新

2017年08月03日  新华网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浦江创新论坛将于923—24日在上海举行,届时,来自全球逾百位政坛、企业、学界精英将相聚黄浦江畔,共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格局与使命。在各个专题论坛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政策论坛十分引人瞩目,承办方专家对这个论坛探讨的话题有何看法?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哲、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书华。

  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政策优势

     政策论坛的主题是全球科创中心的政策选择。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核心支点。全球科创中心的形成是政策选择的过程,要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走在前列,立足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兼容并包,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政策优势,为形成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发挥保障和引领作用。

     这就要求在科技创新政策的理念、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政策理念上,如何处理好功能性政策和选择性政策间的关系,适应创新主体多样化的趋势,使各类创新主体都能得到更加普惠、有效的支持?政策协调上,如何提高科技政策与市场准入、技术标准、投资、贸易、反垄断等政策的协同效应,形成更加公平开放、有全球吸引力的市场环境?政策示范上,如何立足上海的资源禀赋与优势,围绕共享经济、知识产权、人才流动等方面做好政策先行先试?政策功能上,如何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促进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引导不同协同创新模式高效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互动、流动、共享,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国内影响上,如何建立技术创新网络,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国际影响上,如何利用国际规范,加强跨国政策协调,引导跨国公司、境外研发机构等力量更有效地融入创新体系建设?这都值得我们关注和讨论。

   要为共享经济进行制度改革

     李哲表示,上海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出台了科创中心“22,在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部署等方面做出很多突破,对全国而言具有先行先试的重要意义。围绕“22制定的法规和政策,也很有价值。如近日施行的《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根据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做了一系列细化规定,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又如去年发布的《上海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新药的临床试验和生产环节分离,能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李哲认为,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方面要确保已有政策的落实落地,对对已有政策进行细化,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另一方面,也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根据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探索制订一些新的政策。例如,共享经济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近年来已经形成了多种新的商业模式,地方政府需要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改革或调整,在规范分享经济服务的同时,也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带动引领作用,促进其快速合理发展。

    全球顶尖科技人才的共性不可忽视

     人才政策是各种政策的重中之重。武夷山指出,上海是我国最开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相比,外国人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还不够高。上海在建设科创中心进程中,要进一步向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张开臂膀。

     这也势必会带来两个挑战: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怎么融合?如何消除本土和外国居民潜在的文化冲突?武夷山认为,地方政府应着力培育开放融合的社会环境,而不能管字当头,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中外创新思维不断碰撞、迸发火花的文化环境。好比大学宿舍,我们过去安排同一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现在借鉴国外大学的理念,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个宿舍,为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创造条件。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需要做与之类似的制度设计。

     调查显示,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有两点共性:一是希望住所与工作地点相距不远,不用开车,上下班路上还能看到宜人的景色;二是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很强烈,如喜欢音乐会、美术展。科学史研究也表明,一流科技人才在文化休闲中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因此武夷山认为,一座城市建成科创中心的一项必要条件,是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设施完备。这是我国地方政府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他建议加强这方面投入,这样才能在引进人才后,把人才留住。

   与周边地区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王书华表示,在建设科创中心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做好放管服改革。有些地方要做减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些地方则要做加法,积极有为。例如,北京、上海等地要与周边省市协同发展,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从而增强科创中心的辐射效应。大城市还要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更大区域的国家战略,形成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

     王书华还指出,区域和城市还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注重用科技成果助力解决人口老龄化、交通拥堵等重大民生问题。这样才能拉近科创中心建设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人们感受到科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俞陶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76393.html

上一篇: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一首:慈善
下一篇:进入201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作品类初选名单的10本书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9 张海星 李学宽 史晓雷 蒋新正 徐令予 刘玉仙 李颖业 xlsd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