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三招

已有 3499 次阅读 2017-9-1 06:42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三招

武夷山

 

    2016年12月,美国路特雷奇出版社推出了美国未来学家Tom Koulopoulos和咨询专家Dan Keldsen合著的著作,Gen Z Effect: The Six Forces Shaping the Future of Business(Z世代效应:型范着企业未来发展的六股力量)。2017年8月13日,Tom Koulopoulos在美国“创新卓越”网站发表文章,简介该书的主要观点。

    他认为,巨大变革之所以使人们手足无措,是因为新模式与既往的模式不吻合。打个比方,著名荷兰画家埃歇尔的一些蚀刻版画中隐藏着一些图形,不容易识别出来,但一旦看清了整幅图画的模式,那些隐藏的东西也就一目了然了。同理,把握住了新模式之后,人们观察世界的眼光就完全不同于过去了。他说,全球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变,面向未来者不可不察。到2020年时,如果将美国从5岁到69岁的人口平均划分为13个年龄组,则每个年龄组的人数都差不多,误差不超过5%。到2060年,全球人口也将呈现这样的局面。听起来这好像没什么,但我们若是知道目前全球24-29岁年龄组的人数大约是65-69岁年龄组人数的3倍这一事实,就会明白这将是多么大的变化。目前的商业制度、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都不能适应这样的人口变化带来的冲击,但是,如果应对得当,人类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繁荣新时代。因此,每个人都应思考如何应对人口结构的变动。如果无视这样的变化,你所在的企业将会受到重创,你也可能失业。我们既可以按年龄来划分社群,产生代际鸿沟;也可以按照兴趣和行为来划分社群,打造代际桥梁。只要将大家都联系到一起,就产生所谓“Z世代效应”。他认为,为了适应人口结构新变化,至少应该做三件事。

    首先,迎接名副其实的跨代劳动力大军和跨代市场。也就是说,今后不是两三代人并肩工作,而很可能是五代人并肩工作。到2020年的时候,不仅婴儿潮(大致指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期间出生者)那代人在工作,而且,还有一些年龄更大但仍很健康的人以及X世代(大致指婴儿潮之后、80年代初期之前出生者)、Y世代(没有严格定义,大致指80-90年代出生者)和Z世代(21世纪出生者)的人也在工作。这么多代的人将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乐观者会考虑,如何利用好这样的代际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悲观者则认为,让婴儿潮那代人理解千禧世代的人简直难于上青天。如果准备不当,未来的严重代际冲突会使企业土崩瓦解。

其次,要建设全球企业。这里说的是不折不扣的全球企业,而不仅仅是跨国企业。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就提出了“全球村”的概念,到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似乎全世界都应该已经进入了全球村。其实直到现在,全世界还有50亿人未能联网,有30亿人未能享用到清洁的饮用水和基本的卫生保障,有20亿人的日均生活费用不到两美元。因此,21世纪的最大商业机会,就是让如此宏大的人口获得教育,让他们享用互联网,给予他们参与全球经济的手段。大家都可以思考:在这个巨变过程中,我们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能否既成为巨变的推动者,也能利用巨变的机会发财致富?

再次,要做好反向辅导。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 韦尔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了“反向辅导”的概念,这是弥平代际鸿沟的一种有力举措,但迄今采用该思路的企业大概不到10%。过去,师傅带徒弟,老人教新人,是自上至下的;韦尔奇提倡新员工与年长主管结对子,让年轻人向老一辈人传授他们所不具备的新知识、新技能,是自下至上的。问问读者:你们单位有这种做法吗?

在国际上的未来学家眼里,人口变量永远是筹划未来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我国多年来在各种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对人口变量的考虑其实是不够充分的。因此,本书的观点对我们有警醒作用。

 

参考文献

http://innovationexcellence.com/blog/2017/08/13/seizing-on-the-greatest-global-shift-in-5000-years/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73678.html

上一篇:昨晚CCTV报道科技部的区域创新监测报告和本院的区域创新评价报告
下一篇:带着血压计去开会----日记摘抄578
收藏 IP: 1.202.85.*| 热度|

3 徐令予 陆泽橼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