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出谜与猜谜----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41)

已有 2985 次阅读 2016-11-27 07:55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出谜与猜谜----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41)

武夷山

 

对陆绮“为何秋风起,愁绪上心头?”的评论:

    中国文人的“秋愁”,可能受古诗文的影响更大,即文化因素压过了生物因素。君不见,愁字就包含秋呢。
博主回复:嗯,秋+心=愁 :) 真有趣.
松果体感到"秋" + 文化"心"理 = 于是就"愁" 了 

 

对周可真“迎接科学网春意盎然的明天!”的评论: 

    “科学网的学术气氛及知识交往的情况,是能反映出中国知识界的整体情况的。”不一定。因为,一方面,开博客、读博客的人仍然是少数;另一方面,在科学网上大放厥词(无论取该词的褒义还是贬义)者是拥有较特殊“气质”的人,也不一定有代表性。
博主回复:武老师说得是。您看,我这“一叶知秋”的推论,又是受专业思维方式的影响之不自觉的表现,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基于朱熹所说“物物有一太极”观念的儒学思维。经武老师这么一点,才自觉到这一点。 

 

对刘俊明“物理人生(92)--秋之憾”的评论: 

    "人生能够记得的都是遗憾和伤心的故事,过往的顺利和幸福大都被淡忘,刻骨铭心的都是些伤心的往事,除了那少有的几件值得自豪的成功瞬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这样的。我只知道有很多人是有意无意地淡忘了曾经的痛苦,只保留或主要保留了甜美的回忆。这属于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吧。
博主回复:
武老师:上面王老师说过同样的意见,无奈我是个刺头。:)

 

对倪鹏云“从研制银河巨型机体会的精神力量”的评论: 

    我有一个感觉:为什么那个时代,军口产生的像样科研成果似乎较多些?除了精神因素外,部队的单位相对说来比较稳定,不折腾,可以干长期性的项目,民口的科研院所老是“改革”,折腾个没完。不知这一分析是否有道理? 

 

对张丽娜“关于进化的又几句闲话”的评论: 

    瞎敲除,就像倏和忽给混沌开七窍一样,很危险。混沌生来没有七窍,自有其道理,是“进化而来的”。我写过“警惕当代的“倏和忽”(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495.html)。
博主回复:佩服武老师的博学和思辩,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对苏青“写在为博主制作灯谜之后”的评论: 

    同意迟菲妹妹意见。人家歌德巴赫出了个灯谜,害得华罗庚陈景润他们猜那么多年。我们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出什么灯谜了?未之闻也。
博主回复:武老师借题发挥了。好。

 

对陈立群《六十年,六十书”书单(转载,附个人感受)3》的评论:

    一次开会,某同志迟到了,一进门急忙道歉。他说经常到我们所来,平时都是下午来,乘车只要20分钟,今天上午来,却用了40分钟!我立刻说:“非线性!非线性!”于是全场大笑。看到您“给出晚出门几分钟改变整个人生的例子”,想起这一段。
博主回复:哈哈!非线性无处不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16998.html

上一篇: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的艺术家
下一篇:[转载]朝胜观察:道
收藏 IP: 106.120.41.*| 热度|

6 李竞 钟炳 李颖业 郑永军 李璐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