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带盐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gu66666 为寂静的土壤代言

博文

世界土壤日:让土壤焕发生机

已有 4403 次阅读 2018-12-5 12:0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让土壤焕发生机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张甘霖研究员团队发布了最新土壤科普译作《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本文是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为本书作的序。首发于“土壤时空”微信公众号,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耕作制度和土壤管理是决定农业产量以及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国土资源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为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我国历史上就一直在精耕细作,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近三十多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依赖化肥和其他农用化学品以及机械等高投入的农业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现行农业的模式,借助绿色革命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西方的这种农业模式在维持产量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却带来了很多资源环境问题。全世界高投入国家现在都在反思如何优化土壤管理措施,以期在保障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诸多耕作模式和土壤管理技术的选择上,免耕技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认同。本书是作者走访了美国、中南美、非洲等地区大量农场,认真探求了这些农场在生产、经营、土壤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大力呼吁建立一种可持续农业的方法——免耕、农作物覆盖和多样化轮作。作者发现,利用免耕、农作物覆盖和多样化轮作这三种方法的结合而不是其中单一技术的应用,能很好地重建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和污染,并且还可以节能减排。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可以说代表了欧美一部分农业专家的观点和理念,它特别强调维持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强调土壤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也是对传统农业模式的反思和变革。当然,这种模式是否适合其他地区,还需要各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践。


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传统的高投入、高资源环境代价农业发展方式造成效率低、效益差和资源环境代价高等不可持续的问题,现在必须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现代农业方向转变。我们在河北曲周和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大量长期试验,以及由此推广到全国广大地区的技术应用结果都表明,借鉴农耕文明经验,采取间、套、轮作以及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能在大幅度降低肥料等投入的前提下维持、甚至提高产量,显著减少养分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真正实现减肥减排,增产增效,绿色发展。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甘霖研究员主持翻译的《耕作革命:让土壤焕发生机》一书,很好地契合了我国对可持续土壤管理的需求,可以为正在摸索最佳土壤管理的农民朋友提供经验和借鉴,也可以帮助农业科技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西方农业变革的动向。本书是一本科普著作,是作者蒙哥马利教授继《泥土—文明的侵蚀》之后的又一力作,书中深刻思考了土壤之于文明兴衰的意义,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了“耕作革命”的重要性,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维护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强烈感情,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会喜欢。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12月5日,北京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25565-1149952.html

上一篇:杨飞博士获得国际土壤学会Dan Yaalon青年科学家奖章
下一篇:什么是地球关键带?
收藏 IP: 159.226.121.*|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