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y2014

博文

进了哈佛大学后,父母怎么帮孩子?(二)

已有 3598 次阅读 2014-7-22 08:23 |个人分类:美国大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大学教育

那么怎样帮助我们的孩子?

1 经常打电话。最好视频电话,频率因人而异。我们认为,在第一学期,为每周至少2-3次。有话多聊,没话少说,简单的时候说声“Hi”也行。但是就是要保持联系。可能孩子会嫌你麻烦。但不要“不好意思”,脸皮要“厚”。自己的孩子,谁与谁啊?理直气壮地告诉孩子,理由只有一个,爹娘我们想孩子了,天经地义!

(曾经有个大男孩告诉我们,他上了大学后,他父母就“解放”了,玩得可开心了,都想不到他了。)

2 不仅聊生活的事,也聊“大事”。有的父母,电话倒是经常打,但仅仅聊生活的事;这果然比少(不)打电话要好得多。不过与孩子聊天,除了生活琐事外,还要聊聊“大事”,如,人生观,国家大事,国际时事,文学作品,电影,选举等;在谈天中,与孩子交流看法,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把一些大人的观点传递给孩子。

3 协助孩子选课。孩子的选课一定要过问,特别是第一年。第一学期,有些孩子容易选难了;特别是名校的学生,眼界高着呢。你需要的是提醒孩子别选太多太难的课。一般,第一学期,以四门为宜;另外,难易要搭配。你不一定要给与“具体指导”,因为有些家长也不了解情况。但是,你可以要孩子一定要去与导师(辅导员)商量,再请高年级的同学帮助。那些天,你要“唠叨”就是“别太难” “不贪多”,“慢慢来”。若你对课程啥都不懂,也没关系。至少课程的名字你能听得懂吧(弄不懂,查资料,“活到老,学到老”嘛)。若你对课程有些了解,那就更好了,你可以与孩子讨论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平等交流”嘛。

4 提醒孩子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给每门功课。选完课后,最重要的是要提醒孩子每天至少在课外每门课要平均花上1- 2 小时 或以 上(因人而异)。告诉孩子,保证了这个基本时间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要时时提醒,最好每个礼拜都要问。

5 提醒孩子课外活动不要贪多。要问孩子的课外活动安排。在大学里,学生出现学习问题的,大多出在孩子的时间分配上。再也不象高中,大学自由多了;好玩的事情也多多了,而且,孩子们的本领也大了。因此有些孩子“雄心勃勃”,参加很多的俱乐部,及五花八门的活动,一天到晚忙得个“不亦乐乎”。而较合适的安排应该是,第一年最多参加2-3个俱乐部,积极参加的2个足够了。告诉孩子,若他(她)每天有20分钟优雅地散散步(或坐在树下的椅子上静静地看着蚂蚁打架),从中得到的益处比多参加一个俱乐部肯定要大。你要经常“唠叨”这个事。

6 问孩子的成绩。平时的成绩,期中的成绩,期末的成绩等都要问。还是那句老话,不要“不好意思”,脸皮要“厚”。在孩子成绩好时,称赞他(她);若不理想时,鼓励他(她),帮孩子分析,排解。我们知道有些孩子成绩考不好时痛哭流泪(或 很伤心),但不知他(她)们的父母是否知道,若知道,父母也肯定会心痛。特别是上名校的孩子,个个都是中学里的尖子,从没得过B; 但现在得了个C!如何承受?父母应该不断告诉孩子知道,一个人总会有困难的时候;而无论他(她) 成功或遇到挫折,父母永远爱他(她)!

7 提醒孩子保证必需的睡眠时间,提醒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大学生有二愁,第一愁是时间不够用。时间不够,只好从睡眠里借(挤)时间,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睡眠不足。但是孩子们还年轻;缺少睡眠会对身体与精神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就是要经常提醒孩子保证必需的睡眠时间。再就是要经常提醒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若孩子喜欢体育,那最好;否则,你也要经常“唠叨”,提醒孩子。

8 解除孩子们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在美国上大学学费是贵的。百万富翁没问题;“穷”人也没关系(上名校更是“吃”学校的);就是中等偏上的家庭往往要出“较多”的钱。有些父母就告诉孩子,父母就只出学费住宿吃饭钱,零花钱就让他(她)们自力更生了。青年人总有一些花销的,上面说了大学生二愁的第一愁,而第二愁就是愁囊中羞涩,手头紧。因此有些孩子就打很多小时的工。对此有些家长还暗自乐呢,觉得孩子懂事,又能增加经验。不错,适度的工作能锻炼人,简历也好看些。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的是,大学学习时间是宝贵的,而今后打工时间长着呢。我们的建议是第一学期不打工最好,若想去做一些工作,以做义工为佳;第二学期以每周六小时以内为好。因此家长还是要提供适量的零花钱,以解除孩子们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9 了解孩子的要好同学。要尽可能多了解孩子的要好同学的情况,能与他(她)们熟悉起来更好。若孩子开始约会了,更要多问问(不要怕!)。

10 不要让家里事麻烦孩子。一般情况,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里遇到的一些暂时困难。有极少数家长向孩子抱怨生活中的困难,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这样并不好。非到迫不得已,别让孩子分心。

最后,有些父母会说,你说得容易,但做起来难。有些父母如是说:“别说现在在大学,就是在高中里,孩子与我们沟通都有困难”。这倒真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说,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天生的亲情,只要你下功夫一定会找到与自己的孩子进行良好交流的方式的。孩子进了大学,进入了一个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也是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的,作为父母,一定要再接再励,坚持四年,关注着他(她)们,陪伴着他(她) 们。大部分孩子进了研究生院或职业学院后,父母就可稍稍松口气了;但有少数孩子,你可能还得紧紧盯着。当然,有些父母会说:“我们的孩子,中学开始就能独立了”。那要恭喜你了,这样的孩子真让父母省心,那是您的福气。而对大部分大学生,最好的选择还是,父母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至于寒暑假的安排,出国旅游,实习计划,课余研究,参加一些政治活动等也都需要父母的积极参与,那又是另一个大的话题了。

【注:有些父母会说,你们这么说(做)也是太担心,太不放手了。其实,在许多时候,特别是在美国的顶尖大学里,学业压力及课外活动的压力,以及一些学生感觉到的同学之间的压力,会使一些性格内向型的孩子产生一种焦虑感。这时候,若父母能及时察觉并加以开导,或与老师、同学联系,请他们帮助,可能就会使问题解决。而听之任之,问题可能会变得很严重;实际上,顶尖大学一些学生出问题的报道也不罕见。前段时间,一个哈佛学生的父母就与我们讨论他们被勒令休学的孩子的问题。当然,要父母给一个哈佛学生(或其他名牌大学,包括清华,北大等)当好"导师"会令许多父母觉得"力不从心",但是,作为父母,有天生的优势,只要努力与孩子沟通,就会有作用的。当年,我在国内浙江大学任教时,也是这样鼓励学生及家长的。】

(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374168-813619.html

上一篇:进了哈佛大学后,父母怎么帮孩子?(1)
下一篇:从无家可归到在哈佛上学
收藏 IP: 72.16.6.*| 热度|

10 郑永军 耿小昭 朱晓刚 李健 赵凤光 强涛 王晓明 肖传国 陈齐风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