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初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11-20章)
2021-4-25 07:55
阅读:1657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11-20章)

 

11.遵循“道”和践行“道”,最根本的是认识“无为”。而要发挥“道”的功用,则必须从认识“无-用”和“有-利”的关系出发。“用”是一个器物的“功用”,但其“功用”必须是符合自然需求的功用,而不是超出自然需求的其他功用,这就是“无-用”;“有”则是其“功用”的承载体,既要符合自然原理,也要受限于自然约束,这就是“有-利”。“功用”必须以“承载体”为依存。普通器物尚且如此,对于自然系统、对于社会系统,更是如此。普通人可能只看到事物的直接“功用”,但作为系统统摄者则应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维护事物的“承载力”。

12.“无-用”、“有-利”的认识及其协调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可通俗比拟的例子?对社会统治有什么借鉴意义?以“无-用”、“有-利”的思想来认识的话,“五色”、“五音”、“五味”等是“利”,其对应的“用”分别是“目明”、“耳聪”、“味和”。如果,偏离了“功用”自然需求的目的性,过度、过当地追求“利”,就必然背离自然系统配置其功用的本意,使得其功用走向“异化”,所接收的信息及其指引也必然是歪曲的。真正懂得“道”的行为者取用于自然,只满足基本需求,并不追求超出基本需求的奢侈性需求。只有去甚、去奢、去泰(不过当、不过分、不过度),才是统摄天下之道。

13.“无-用”、“有-利”的哲理认识,对于社会统治有什么指导意义?以“无-用”、“有-利”的思想来认识的话,“可寄天下”、“可托天下”,是其“有-利”的方面,而“以身为天下”是其“无-用”的方面。要实现“以身为天下”的功用,就不能缺少了“可寄天下”、“可托天下”这个承载基础。所以,统治者“以身为天下”,要取得成效,是有其前提条件的,一是有能力“可寄天下”、“可托天下”,二是社会成员认可其“可寄天下”、“可托天下”,三是“以身为天下”是满足系统的客观需要而不是自我的主观意志。如果没有这些前提的话,即使主观上“以身为天下”,也不会获得什么正面的功用效果。也就是说,“以身为天下”也应遵循“去彼取此”原则,以免走向目标手段的“异化”。

14.“无为”是“道”在统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无-用”、“有-利”是“道”作用于万物的功用特征。那么,“道”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应当如何来认知?或可采用“混而为一”等方式来认识,即,通过“道”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特性,或可归纳认识“道”的基本规律。“混而为一”和“道纪”都是认识“道”的规律性的方式方法。“混而为一”是表征“道”若干特性的“黑箱”,“道纪”是表征“道”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传记”。

15.认识“道”的基本特征,可采用“混而为一”和“道纪”的方法,那么,在这个方法之下还有更具体的认识方法吗?善于认识事物者,其认识方式极为玄妙。大致可以这样来描述其方式方法——应选择便于达到观察目的的时机;应了解相互关联的周边关系(边界条件);应遵循严格的前提条件和规范严密的逻辑推理;应观察事物由一种状态质变转化为另一状态时的转变过程(变与不变的内容);应抛开先入为主的认识,探索初始的状态;应探索其在理想化状态下的特性;可通过某些活动使之发生某些变化,以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探索其本身的特性;可使其发生某种运动以观察其运动中的特性,以探索其静止状态的特性。在繁复的事物中,将无关事物澄清出去,则可认识所探讨事物;在貌似不变的事物中,感知到其变化发展。养成并采用这样的认识方式,而不以强求方式,则总能够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之中,有所发现。

16.通过各种抽象的方法和具体的方法,去认识“道”,那么,能够对“道”的基本特征作出什么样的归纳呢?“道”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也就是说,宇宙万物,有其一般规律,宇宙世界是稳定系统而可预知的,如果宇宙世界没有一般规律的话,那么,这个宇宙世界就不可能稳定,而必然呈现混乱状态。正是因为宇宙世界是有规律的稳定系统,系统内部各构成之间才是兼容的、无偏的,宇宙才能是一个稳态的宇宙,宇宙世界才能有其亘古不变的规律。自然系统如此,社会系统亦如此。即,“道”的基本特征是“知常”(稳态),而以“道”为基础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只有形成了一个稳态状态,才能够实现平衡、兼容、稳定、永续、可预期等状态特征。

17.“道”的基本特征是稳态,一个稳态系统则具有平衡、兼容、稳定、永续、可预期等状态特征。将之应用于社会统治之中,那么,最好的统治秩序就是,一切都自然而然,亦即系统正常运转,而无须任何的外在干预。可见,统治者悠然自在而社会无事,是最好的社会状态;统治者无处不在,不断发号施令,则是社会系统运转不正常的状态。

18.“道”的统摄特征是“无为”,“道”的基本特征是“稳态”,违背这些特征就是“道废”。那么,社会系统中常出现什么样的“道废”表现形式呢?社会系统中常出现“仁义”等规范要求,其成因是部分群体无视自然系统规律之后,社会系统呈现无序状态时,统治者不从“道”出发纠偏而提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药方”。另一方面,“仁义”规范要求的强化,更进一步地导致自然系统规律被漠视,社会系统则呈现更加无序状态。可见,人为的制度、人造的器物,不足以解决人类无止境之欲求;人为的孝慈行为,往往不是发自内心,也不足以解决人际间的利益冲突;人为的忠贞行为,个体动机或是良善的,但不足以解决社会无序的不稳定状态。

19.对于社会系统中出现的“道废”现象,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纠正呢?关键还在于如何回复到符合“道”的正途之上,而远离那些偏离“道”的歧途。不要试图通过比他人更为智慧地获取财富竞争优势,如果大家都放弃了比较竞争,各得其所,实际上各自得到的收获要大得多,毕竟竞争过程中无谓地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不要试图通过比他人更易获得赞誉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孝慈,如果大家都不怀比较之心的话,各自都会回归到本性的孝慈行为;更不要试图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去快捷地累积财富,如果大家并不比较财富累积的难易快慢,那么,也就不会有人以损人利己的方式去累积财富。要做到不与他人相比较,最根本的就是只关注你内心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在你真正的需求之上,不要额外增加任何外在的东西。

20.社会系统之所以常出现偏离“道”的现象,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们对于“道”的认识偏差。人们对于“道”的认识,或是内心“遵从”、或是内心“排斥”,或是“价值判断其为好”、或是“价值判断其为恶”,或是因“众人畏避的”、或是“慑于众人看法而不得不畏避的”,都存在着巨大的偏差!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就在于,人们自以为对世事规律了然于胸,往往认为“道”可以为人类解答一切问题。其实,“道”并不告知人们时空的终结、人生的意义、如何应对自然巨变之类的问题,“道”的根本只是告知人们顺应自然、顺应本性。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钟茂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51036-128361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