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324)】论“高帽子”的被戴与自戴

已有 2044 次阅读 2021-6-15 11:49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自古以来,名人多戴有“高帽子”(封号)。这些“高帽子”,有官方的,有民间的,有被戴(他封)的,也有自戴(自封)的。人总是愿意戴高帽子的动物。因此被戴者不亦乐乎,敢于自戴者也不绝如缕。而敢于自戴高帽子者,至少还有一点可爱在。当然,自戴者也未必都可爱。下面举几个教育界自戴高帽子的例子:


——“语文叛徒”。


——“当代陶行知”。


——“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把自己的工作命名为“××现象”。


自戴这几顶高帽子的人,我都很认得。


“××叛徒”最开始与美术大家刘海粟有关。20世纪初叶,刘海粟在上海创办美专,引进西方教学模式,画人体,被当时教育界、艺术界的一些人指摘为是“艺术叛徒”。而华东某大都市一位语文教师(确是一位名师)借用了这个典故,给自己命名为“语文叛徒”我也是搞语文的,本世纪初在深圳曾有机会与这位“语文叛徒”吃过一次饭。如果说这位老师的确是一个“语文叛徒”,那么以我的了解,他还算不上是语文界的“大叛徒”,顶多只是一“中叛徒”。


“当代陶行知”大约说来算是我研究生时的同学。他对外号称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1990级研究生。其实他的正式学历为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没考上大学后,他便发誓要做“当代陶行知”。当然也没有能考上研究生,只是自己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旁听研究生课程,与我同年级上课。他没有研究生学籍,自然也就没有硕士学位。“当代陶行知”曾一度暴得大名,上过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同时引发的争议很大。《南方周末》报曾用很大篇幅发表关于他的争议性报道,报道主题“是当代陶行知还是骗子”颇让人触目惊心。争议主要来自于,这位“当代陶行知”通过办打工子弟学校以及全国希望工程、全国妇联有关部门,捞了不少钱,在北京繁华地带有好几套房,老婆也换了几个,而且越换越高级,现任老婆为国内某数一数二顶尖大学的博士兼教授,而且每一任老婆都被他忽悠得对他崇拜得不行,痴迷得不行。


“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帽子也曾引发很大争议。当事人曾有一种辩解,说是出版社将这个帽子印在他的书的封面上的。鄙意以为,如果是一篇报道,本领域的记者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在报道中给被报道者戴了一顶高帽子,或者是编辑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替一篇文章写作者简介时给作者戴上一顶高帽子,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我自己就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比如十多年前就曾有多家报刊在写我的报道中用了“语文教育家”的称谓。这些报道、这样的称谓,都是报刊印出来后我才见到的。比如近十年前,语文界老牌刊物、《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用小号字和整整八个版的篇幅发表本人最长的一篇论文《从语文味到文人语文》的时候,杂志主编就在文章最后亲笔写了一句话的作者简介:“程少堂,当代语文教育家。” 隔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用该杂志三分之一的篇幅主办“程少堂教改探索专题”,转载了我这篇拙作,沿用了这个作者简介。这两家刊物用这样的作者简介,都没有事先征求我的意见。还比如,2009年,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师报》和《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共同发起“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纪念”评选活动。这个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完全不知晓,直到组织评选的单位从北京打来电话通知我入选并问我要材料,我才知道鄙人有幸跻身其间(这个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奖,其好处是采用类似于诺贝尔奖那样的推荐制,而不是当事人申请的申报制)。这些高帽子确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戴”的。但要说出版社把“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字样印在被戴高帽子的作者自己写的书的封面上,而不事征得作者的同意,甚或说作者对这样写并不知情,这不合常理,也不合常情。因此可以说,这种高帽子本质上也属于“自戴”的。


退休前干的工作与我一样普普通通,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也没见到该领域的学术界有一篇研究此人的文章诞生(自然更谈不上有专著研究他),但其人退休后在自己写的文章中,欣欣然,但一点也不慭 慭 然地,居然将自己工作的所谓“成就”,自己命名为 “××现象”,厉害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45975-1291269.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323)】一个普通人的教孙术
下一篇:【少堂志林(1325)】《今日头条》账号“我是程少堂”开通
收藏 IP: 120.229.14.*| 热度|

3 郑永军 李宏翰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