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etPub论文编辑的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tPubSCI

博文

第一篇SCI文章的投稿、发表之路 精选

已有 9272 次阅读 2019-6-11 10:4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本文系LetPub征稿,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距离我的文章被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中科院1区期刊,最新影响因子:6.042)正式接收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无论是从投稿的坎坷经历,还是对导师以及学院实验室的感恩之情,我总觉得有必要把其中的心酸和喜悦记录一下,更希望借此给广大同僚们些许经验上的分享。文章的发表过程我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来阐述。

1、 前期准备阶段:

    2015年9月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几个月主要是适应新环境,了解导师所研究课题并且在老师的指导推荐下选择自己接下来所研究的方向。我当时选择的是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因为导师认为这个方向值得研究。银同位素地球化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作为矿体组成元素,银同位素地球化学为探究贵金属矿床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与其他传统稳定同位素方法相比提供更直接的指示意义。确定研究方向之后,我的科研之路正式开始,从最开始的模糊和不知所措到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后的一点点进步,在此过程中我真心觉得对于一个英语基础薄弱(尤其语法时不时出错)的研一新生来说真的前期的准备工作异常艰难。但是每天坚持阅读文献真的会让你英语进步神速并且越来越有底气。

    差不多10月底确定了文章的编写思路,在前期工作中也初步了解了前人在此领域已做的相关工作。导师建议虽然目前银同位素的研究已相对深入,但是金属矿床中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尚未展开。自然界主要成因类型金银矿床稳定银同位素分布特征以及各种地质作用下的同位素分馏机制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了解。因此我们决定先以基础方法研究为重点写一篇银金矿床中银同位素精确测定的文章。

2、 样品采集及实验工作阶段:

    根据矿床类型不同,我们选择了对福建紫金山矿区、胶东大庄子金银矿、鄂东南矽卡岩型等几个研究矿区进行银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为此感谢课题组博士师兄、感谢导师联络山东地勘院的朋友等在样品采集过程中的帮助。

    接下来的实验阶段,大约是从2016年1月初开始,因为我们学院有着国家内生矿床重点实验室,所以实验安排和进行相对简便,初期的实验工作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所有样品的溶解、预处理以及进一步纯化分离流程均在超净化学处理间完成,这几步步相对简单。但是接下来在MC ICP-MS测定银同位素组成过程中由于银含量太低,使得测试的精准度存在问题。为此我加大了样品测试的含量并且在纯化分离过程中对树脂的量及过柱流程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一点让我感觉到科研工作渗透到每一步每一环节,实验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遇到的问题重重,需要耐心细心琢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3、 文章编写阶段:

     2016年5月中旬左右开始了初稿的编写,导师一开始定的目标是投稿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JAAS(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y),所以文章主体框架基本确定。首先从Introduction开始,对于首次写英文文章的我来说感觉每一句都写的特别艰难,最开始用谷歌和有道词典做辅助,结果导师看过我写的Introduction,评价是太汉语化。为此我又把之前的相关文献读了好多遍,并且尽量避开使用汉译英词典软件,另外文章中的图片主要是用CORELDRAW和ORIGIN制作,就这样初稿差不多历时四个月完成。但当老师把文章初稿的反馈意见给我时,我真是欲哭无泪:除了语句不通顺,图片以及表格的细节也存在问题。因此我又用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进行修改润色。

    2016年底文章第一次修改基本完成,导师在我修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并且在老师的启发下又添加了新的创新点。我觉得学术方面的交流探讨,虚心向老师请教真的会给你很多的启发,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后来文章又经过博士师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留学生)的修改润色,在英文语法上已几乎没有任何问题了。当然如果大家在国外没有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此特别推荐LetPub的专业SCI论文编辑润色服务,我周边的师兄朋友等很多人都在使用它们公司的文章修改润色服务,效果确实很棒。 

4、 文章投稿阶段:

    文章第一次投稿是在2017年3月底,两个月后收到JAAS的一审意见反馈,主要两点问题:一是实验数据太少因此证据不够充分,二是方法的创新是否忽略了特殊因素。在收到反馈意见后我立马进行实验数据的补充,并且对实验方法进行了补充修改,差不多一周后将文章再次投递。但没想到的是二审意见居然让大修,并且其中一个评审对我们的实验方法提出了质疑,在导师建议帮助下,我们一一回复了专家评审的问题,再次投过去,差不多又过去2个月时间,收到的回复居然是Reject拒稿。当时正值7月酷暑,炎炎夏日,我却感到丝丝凉意。

    和导师商量之后我们决定把文章再修改提升一下,改投级别更高一级的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出人意料的是8月份投递出去的文章10月份就收到了专家回复邮件,而且评审给的回复意见相当肯定,基本上稍微修改一下便可以接收。于是我按照专家评审的意见快马加鞭地进行了修改反馈,结果在2017年11月中旬终于收到accept的邮件。在看到审稿人的邮件后,回想起这前前后后一年多的时间,我的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总结一下:一篇高质量高水平文章的诞生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功底、学术能力之外,还要有耐心和与人沟通的良好习惯。文章被拒很正常,但你会发现被拒后修改的过程真的会让你的文章有质的提高,同时多与老师、同僚沟通也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guoqi_副本.jpg

作者姓名:郭琦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国际期刊和出版社推荐LetPub编辑服务

QQ图片20190611152856.png

SCI论文润色、SCI论文修改、SCI论文专业翻译服务、英文论文修改

SCI论文英语润色同行资深专家修改专业论文翻译格式排版整理SCI论文图片处理Video Abstract

学术翻译英译中SCI论文查重LaTeX论文润色SCI论文写作讲座联系我们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32242-1184296.html

上一篇:美国心理学会推荐作者使用LetPub语言编辑服务
下一篇:中科院博士谈如何克服写SCI文章的恐惧
收藏 IP: 180.154.129.*| 热度|

8 高建国 王从彦 张启峰 黄永义 王崇臣 张鹰 杜彦君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