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宁
论文修改稿为什么被追加了新审稿人 精选
2019-12-25 17:17
阅读:20880

   在论文的投稿过程中,有时候,稿件按审稿意见修改之后,重新送审,审回以后发现追加了新审稿人,以前没打过交道,审稿人变多了。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常规原因,是之前的审稿人的评审意见相左,既有非常正面的,也有比较负面的,编辑无所适从,所以需要求助于更多专家来加以仲裁。因为新审稿人能看到以前的全部审稿记录,所以虽然是半途加入,审起来工作比起原始审稿还是轻松些。

   但这只是常规原因。从编辑的角度,本文重点探讨非常规的情形。

   非常规的情形,往往主要是因为审稿人的不靠谱,个别也有编辑不够靠谱的情况。

   划水的审稿人,现实中很常见。作者在投稿过程中,也会经常见到。不痛不痒,似是而非的几句审稿意见,就是出自划水审稿人。特别是有的审稿人一下子推荐五六篇甚至更多自己的大作,这种的审稿意见可想而知有多少学术公信力?一般SCI期刊要求收集2个审稿人的意见,就可作出决议。经过漫长的等候,终于收集到2份审稿意见,可是却有一份是划水的,基本没有参考价值。编辑只得叫声苦!这时候如果马上再补充一个审稿人再做决议,作者在前端并不会知晓。但这么做既存在代价,也存在风险,代价就是本轮评审周期立马延长一倍,漫长的等候又会继续。风险就是,我只需要补充1个审稿人,但不知道该发出多少邀请为好。假如只邀请1个,很可能长时间得不到回应,时间成本又会加大。假如一下子邀请几个,也可能几个人都答应审稿,导致审稿人过多。编辑好难啊!这时候比较理性的抉择可能就是先做出初步决议,让作者先修改。等作者修改完,重新投稿以后,搭新一轮评审的车,顺便再追加审稿人。这样,理论上不会增加时间成本。

失联的审稿人,也有不少。例如,虽然期刊规定2份审稿意见即可做出决议,但编辑个人习惯集齐3份审稿意见。3能形成投票多数嘛。可是,约定的审稿期限到了,有一个审稿人却失联了。任编辑部给他发公函,任编辑给他发私信,就是没反应。顿时,编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好难啊!继续等候吧,还真不知道明天和他突然提交审稿意见哪一个会先到来。如果左等右等还是等不来这份失联的审稿意见,怎么办?这会有无限增加时间成本的风险。当机立断立马补充一个审稿人,审稿周期则会立刻翻番;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失联的人可能又重新冒出,导致审稿人过多。(审稿人过多,也不好。一则审稿意见相互抵牾的可能性增大;二则浪费宝贵的审稿资源。)同样,先做个初步决议,让作者修改,腾出手来慢慢补充审稿人,是个理性抉择。

编辑存心拒稿,这种情况也会有。有时候,编辑本人就是看不上某篇稿件,可是审稿人偏偏都说好。编辑骑虎难下,无奈只好实行借刀杀人之计。每轮都追加新审稿人,就是不给你过。作者每次修改完,经过漫长等待,会收到一份审稿意见,然后周而复始…其他的审稿人早都同意录用啦。这么下去,最后会是两个结局,要么经过残酷的修改之后,论文质量明显提升,编辑回心转意;要么迟早会遇到一个心领神会编辑用意的审稿人,终于拒稿了断,世界从此安静。

有朋友指出:“编辑看不上某篇稿件,何不直接拒掉?”。以论文题材不符为由拒,常常比较牵强。遇到不依不饶的作者,投诉起来会有麻烦。稿件不送审直接秒拒,需要给出合情合理的意见,这相当于编辑要亲自审稿。有些编辑比较懒,不愿意这么干,宁可推给审稿人。

真正有担当的负责的学术编辑可以杜绝最后一种情况,但无法避免前几种情况的发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蔡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429-121145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