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宁
两种观念的冲突与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 精选
2019-7-16 17:12
阅读:16047

  近日,一个女生的演讲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女生的演讲中有一句口号:“这个世界本不公平,唯有努力前行”。

 无疑,女生的这句口号是正确的。人与人之间,资源和资质是很不一样的。但是,只要勤奋努力就有回报,那么规则体系就还是良性的、正常的。这个女生就是在良性的规则体系下培养出了正确的三观。

 但是,在很多西部或东北的高校,情况却有所不同。在这些高校,存在比较明显的两种观念的冲突。一种观念,是崇尚勤奋努力的。能力面前人人平等,技不如人则心服口服。另外一种观念,却表现出相反的一面。很多人内心对科研活动非常抵触,不愿搞科研,但是,却对各种利益十分看重。这些人人数众多,其观念会占据主流。了解两种观念,学校里的种种现象都可以找到解释。

 以职称问题为例。在高校,职称是最关乎利益分配的大事。某高校2017年开始自评高级职称。该高校制定的职称申报条件中,学术方面是这样要求的:论文条件--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会议论文;项目条件--排名前3参与国家级项目,或获批2个实用新型专利。其他还有很多教学与学生工作方面严格的硬杠杠。这样的职称条件显然不合理:没有什么科研成果的人能评上教授;而学术型人才哪怕评上杰青,可能依然不够教授条件。所以该职称条件仅仅在2018年实施了一次,就被大幅修改,推出了第二版。第二版职称条件明显修正了bug,趋于合理:论文条件只认可期刊论文;项目条件不可拿实用新型专利折抵;降低了教学和学生管理指标,且科研突出者论文和项目达到一定条件可绕过这些杠杠直接晋升。

 我本以为新版职称条件体现了合理性、公正性,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谁知,竟然有很多人非但不高兴,反而心情沉重,甚至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根据新版条件,职称难评了许多。在这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一些道理。

 我明白了,两种观念的尖锐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我明白了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在会议上以“搞科研必然影响教学”为由慨然攻击科研活动,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在公开场合表达一些正确的观念却会被指责“不懂人情世故”,“个性太强”...

 难了?只是学术方面的标准变严格了。难了,严了,但对大家一致,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他们只是希望不搞科研也能当教授而已。另外,他们也不愿意看到教授都是学术型人才。因为如果学术型人才占主导,会导致评价体系进一步倾向于科研。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念?因为长期以来都如此,早已习以为常。

 至于为什么有大批人对科研那么反感,宁可把心思花在反对科研上,都不愿在科研上投入精力,我至今难以理解其心态。

 第一版职称条件不合理,跟学校定位并无关系。学校定位于“教学型”,也不能不讲学术。即便在教学型大学,单纯因为科研突出晋升正高也是妥当的,教授大部分都不搞科研也是不妥当的。

 认清了这个现象。其他的一些看似“奇怪”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比如,评研究生导师的条件是“发表5篇论文,出1本专著/教材”。结果发表4篇SCI的教师评不上硕导,而发表5篇省刊的教师却能评上。再如,学术非常突出,论文SCI引用4000+的教授,已评上博导3年却因未获招生指标而从没指导过博士生。

 两种观念的冲突影响了公正性,影响了学术生态,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对学科建设工作的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前述高校为什么迅速修正了职称条件,一下子全面合理化?因为管理层开始深刻反思人才流失的原因!这是个好事。体现了物极必反,负反馈机制的有效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蔡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429-11898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6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