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京
精神疾病与肠道细菌和肠漏有关
2021-1-25 00:35
阅读:1466

精神疾病与肠道细菌和肠漏有关

肠道微生物组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出现的新联系被视为神经科学的范式转变,不仅可能有助于理解与压力有关的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而且也可能有助于治疗。因此,肠道微生物组及其对宿主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定位为脑肠轴内的关键节点。越来越多的临床前证据广泛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脑-肠道菌群轴的免疫,内分泌和神经途径调节大脑的发育,功能和行为。目前,有关解释这些特定相互作用的详细机械观点尚不完善。然而,“肠漏”可以促进微生物群与这些关键信号传导途径之间的通信的概念已经受到关注。肠道通透性不足可能是在抑郁症等疾病中观察到的慢性低度炎症的基础,肠道微生物组在调节肠道通透性中起关键作用。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影响神经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状,它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选择易处理的目标。由90%以上的微生物细胞和1,000万个微生物基因组成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共生进化导致了这种集体被称为“超有机体”。人体中定植最多的区域是肠道,细菌浓度从上肠道的每克10-1000个细胞到结肠的每克10的11-12次方个细胞不等。宿主和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共生关系。在肠道中发现的细菌门中,厚壁菌(如乳酸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肠球菌等)和拟杆菌(如拟杆菌等)占大多数,也存在放线杆菌(双歧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梭杆菌、疣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其他门占大多数蓝藻。肠腔的微生物组成与粘液层附近的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例如,革兰氏阴性变形杆菌和粘液性阿克曼菌(疣状湿疣)利用粘液作为碳源和氮源,粘附并驻留在粘液层内。这种梯度可以通过应力等因素进行差异调节。使用不同但互补的肠道微生物群指导干预措施的研究(无菌啮齿动物、抗生素、益生菌、胃肠道感染研究,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研究)都表明,在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下,有许多可能的脑-肠信号通路,能够调节大脑和行为。

Kelly等人在《细胞神经科学前沿》发表“打破肠道障碍:肠道微生物群、肠道通透性和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综述文章,在文章中讨论了肠道菌群在维持肠屏障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破坏时可能发挥的可能作用,以及支持这一概念的关于肠道菌群、肠道屏障的关键特征临床和临床前证据。他们还在文章中讨论了肠道微生物组与肠道屏障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探讨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可能影响。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丁文京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878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