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来
孔子对水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
2021-9-22 08:55
阅读:6647

孔子对水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

姜文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论语》中关于水部分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家语》也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近日读《孔子家语》,其中有一段记录弟子问孔子为什么每逢大水必观的问答,很有意思,值得玩味。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将这段古文大意翻译成白话文是:子贡问:老师,你见到大水必观看,为什么?孔子回答说:因水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向东,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在一般人眼中,水就是水,没有什么神秘的,渴了可以喝,东西脏了可以洗,用来做饭洗澡冲厕,用来观景和娱乐,如此而已。在水利工作者眼中,对水的认识有了更一深层次的认识,除了一般民众认识的水外,上升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从“三生”的角度认识水,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奠定了基础。

在孔子眼中,水虽然还是水,但这水变得非常圣洁,水变得非常伟大,水是集德、仁、义、智、 勇、察、包、易、正、道、度、意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圣物,堪称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完美代表实物。孔子的目光深邃,悟水之深,可以说在中外历史上是独占鳌头,经历了近三千年,一直无人超越。孔子从仁义道德等多个视角审视水,观察之深,认识之深刻,将其与他终身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完美地结合,令我们钦佩,经过近三千年的时光,因为爱,因为对水 “格物致知”,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孔子对水的深爱和温度,仍然能体会到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深刻地认识水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回答中有更多领悟,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选择水“遍予而无私,似德”这个视角进行解析。水确实可以称得上德高望重,它滋养一切生物从来不需要回报,它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让我生存得更好,更有质量和品味,但它是无偿地付出,从来没有向我们索取什么,水有这么好德行,但我们是怎么对待水的呢?一条条自然流淌的河流被拦腰层层截断,河流变成了人工控制的渠道;众多的河流因为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干涸,裸露的河床渴望河水的滋润;弯弯曲曲的河流是水自然飘逸的展现,我们将其截弯取直;清清的河水唱着悠扬的歌曲,我们因过量排放污染物导致其变黑变臭;水是众多生物的家园,他们在那里生儿育女,现在有很多河流变得“荒漠化”,甚至个别物种灭绝;……。水是那么对我们友好,我们用这样的结果回馈水,我们觉得惭愧,我们对不起水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应该以德报德,不能对水有大的伤害。实际上我们缺乏对水应有的尊重,这是我们必须应该立即纠正的。我们尊重水,就应该尊重水性,按照水性去处理人水关系,这样才能人水和谐。建立“利水型社会”,走水利绿色发展之路是我们必然抉择。

孔子是伟大的,他的思想透过二千五百年时光,对我们处理人水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对水的认识和评价,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应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姜文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92-130516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