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
盲审 精选
2021-4-23 10:52
阅读:5219

IMG_20200904_171238_好压看图.jpg

近来接了几篇论文盲审的邀约,这是第一次审阅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每一篇论文都中规中矩,有特定的研究立题,有围绕主题开展的调研、实践(数据采集),以及所理解的背景资料,虽说采集数据量不大、设备(软件)不全……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把该揭示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描述清楚,预想的目标和结果就可预见在眼前。学术训练是“授之以渔”,先练个身手和熟悉过程,要捕捞到更大的鱼,以后,还得到时候“下海”时再见分晓。

盲审期间,思路不知咋的想到了近期较为红火的“感谢”语中去了。这是审阅论文中有一篇没有留下最后的感谢章节,不知是因为盲审时给有意删掉的,还是什么的。由此想到曾经看一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感谢语,居然有感谢学伴“不杀之恩”的,不知是调侃还是戏谑,至今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撰写学位论文,是与过去的岁月告别,给过去的成长留影,其实是件很私人的里程碑式事件,当然是一个全新“变”的开始。回顾、感恩,属于内心深处的一次表白,流露,是进入社会前伴随一生的一次精神检阅。再出发前给自己在这一个时刻一个静心的反思、精心的感恩,以后的路会走得平实些、自信些。

写完盲审意见,正好看到一篇文章,说“真正一流的研究,往往不在顶刊上发表”。那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本庶佑写谈科研工作者论文发表问题的。“学术的世界是保守的,迎合时代风向的文章比较容易被接受,如果你不按现有的定论来写论文,你的论文就很难获得肯定”。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前,需要有一股全新勇猛的冲动和锐气,需要有“舍我其谁”的志气与勇气,去创造、去摸索。根正苗直时,要多些呵护、关注,不要从一开始就去求全责备,摈弃浮躁风、功利心、“跟班”式科研……未来需要创新,只属于能有自信、激情举起“神来之笔”描绘未来的人。

……

人生就好像在经历一次次盲审,不时回头检讨一下,少些“猫腻”,也许更能成为一个想成为的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陆仲绩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5605-128335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