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地呼吸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desung617 男儿宁当格斗死 何能怫郁筑长城

博文

地质长河女人心 精选

已有 9111 次阅读 2013-7-6 07:3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质学曾被看做是完美体现男子汉或运动员气魄的一门学科,因此在18、19世纪地质学的早期阶段,鲜有女人进入这个行业,后来有些女人不经意间踏入其中,但也几乎占据无足轻重的地位。一些当权者从心底对女性有着严重的偏见,认为她们文弱,走不了崎岖的山路,背不动繁重的样品,更缺乏缜密的思维,欠缺理解严肃科学真谛的能力,根本不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在中古时代对女人的要求是端庄秀美,端庄秀美的表现体现在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对地质这样需要经常抛头露面,卷起裤管,撸起袖子有伤风雅的工作,以当时的社会标准是很难接受的。想想古代中国的女子多隐于深闺,练习琴棋书画,飞针走线,只有在元夕、寒食节这样的重要节日方可笑语盈盈,结伴出游;结了婚的女子更是不能轻易走到大门口,免得被哪个路过的书生看中,而朝思暮想。在国外,特别是欧洲,我们看到中古的女人多穿着厚重的行走极度不方便的连衣裙,和达官贵人翩翩起舞。法国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那些时髦富贵的女人可以穿着舒适的裙子四处走动,再加上四轮马车和火车运输工具的发展,爱好地质的女人逐步提高了从事地质野外出行的能力。

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有记录的最早参与地质研究的女性多出现在英国,她们常常作为男性地质学家的助手,其本身是男性的妻子、女儿或姐妹,在野外主要从事样品收集,分类和制图;单独进行地质研究的女性也有,但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女人若想更好地从事地质工作,提高其在地质领域的地位,就需要接受地质教育。我们知道在1819世纪,女性一般是不允许和男学生一起进入大学课堂的,即使某位领导的女儿进入课堂,也多偏隅一角,不受待见,不像今日大学课堂第一排几乎都是女性的天下。英国作为思想开放较早的国家,女性接受地质教育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拉丁语被认为是接受大学教育的“敲门砖”,而对这种复杂的语言,许多人认为女孩子不适合学,由此可见,即使进入大学课堂的女生,也受到来自多方的刁难,毕业的地质女学生,除了在学校当老师以外,在社会上几乎找不到其他像样的工作。在本科阶段实习时,许多矿山根本不欢迎女学生,因此为了采集样品,许多女学生像偷会情郎一样偷偷地进入矿山。成立于1807年世界最古老的地质学会—伦敦地质学会,直到1919年才允许女性加入,而且还是因为法律的缘故。20世纪加拿大第一个女性地质学家,也是第一个进入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工作的女性地质学家Alice Wilson,在出野外时,也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比如汽车那时只配备给男性雇员,而不配备给女性雇员,Alice Wilson自有她的办法,自己花钱买一辆。

放眼看今日地质世界,女性比比皆是,更是有一些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即便如此,在男性地质工作者的眼中,甚至一些女性地质工作者眼中,也多认为女性只适合做钻探编录、地质绘图、储量计算、岩矿鉴定、化石分类等一些较为轻松的辅助性地质工作,而在地质的核心领域,如板块构造、岩石学、矿床学中,很少有女性地质学家站在科学的前沿。在一些与地学相关的国内外网站上,有时会看到有些女生的求助贴,就是不知道以后自己做什么,该从事哪一方面,对于这些女学生来说她们无助、她们彷徨,她们苛求成功,但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大学本科时,我们班女生是“绝代双骄”,工作后都留在了大学教书,也算很不错的职业。大学本科的几位女老师,有三位都已经评上了教授,其中一个更是成了博士生导师,还有一位女老师,虽然现在还只是个讲师,但是经营“石头记”,早就富贵一方。一直令我耿耿于怀地是,在世界著名经济地质学家系列里,我曾经介绍了一位研究Re-Os测年的Holly Stein,也是这个系列介绍的唯一一位女性经济地质学家,并拿罗大佑的《告别的年代》做题,科学网的编辑妹妹不知是“同性是冤家”还是别的缘故,竟然没有给那篇博文加精,以至于读过那篇博文的人至今未有突破1000人的大关。后来有一天我在开会,一个本科的师弟打过电话来,问Holly Stein的情况,希望以后去她那里读博士,也不知他现在是否梦想成真。

一位女性地质学家说过,若要好好让女学生学地质,在女学生的心目中必须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地质学家为榜样,为楷模,从而才可以激起学习地质的兴趣。下面我们介绍几位在地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地质学家,只为让那些对学习地质不够坚定,找不到努力靶区的女学生增添一份学习地质的动力与勇气,以便日后做出突出的成就,或者引导更多的女性进入这个行业,毕竟地质是需要女人的。


世界海洋底部全景图

学习地质的朋友对这幅图肯定不陌生,它展示了世界洋底的形态,特别是深色的如道轨一般的洋中脊,显得异常显眼,而在各个大洋底部这些洋中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关联的,你知道这幅图是谁的杰作吗?它是Bruce Heezen 和Marie Tharp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挑灯夜战,冥思苦想而绘制出来的,它的出现为板块构造理论的完善抹下了浓重一笔。这幅图许多细致的工作都是Marie Tharp完成的,她是地学领域最伟大的女性之一。2012年,Henry Holt&Company出版了Hali Felt的352页的专著《SOUNDINGS:theStory of the Remarkable Woman Who Mapped the Ocean Floor》,对Marie Tharp和她的洋底全景图绘制过程进行了详尽介绍,可惜我手头暂时没有这本书,错失了更加详细了解Marie Tharp的机会。

Marie Tharp,1920年7月30日出生于密歇根州一个叫Yapsi的城镇,1943年她在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本科毕业了,所学专业是英语和音乐,后来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地质硕士文凭,又在Tulsa大学获得了数学文凭,在这之后她开始为Stanolind 油田公司工作,在那时,很少有女人以地球科学为人生导向,扎在男人堆里从事这项有些枯燥和劳累的工作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需要莫大的勇气,Marie Tharp敢于接受这样的挑战。1948年,她去了纽约,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和海洋地质学家Maurice Ewing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地质实验室的一名绘图员。在这里她有幸碰到了Bruce Heezen,她未来几十年的老搭档,正是Bruce Heezen的存在,为Marie Tharp打开了海洋地质的大门,成了日后灿烂无比的一颗新星,他们决定绘制世界海洋地质图,全景展现海底的神奇面貌。不幸地是,身为一名女人,在1940s和1950s年代不允许上船和男人们一起进行研究,所以在开始的18年中,Bruce Heezen上船收集资料,Marie Tharp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海底填图。直到1965年这种状态才有所改观,允许女人上船了!这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尝试性地绘制全景海洋地图。1977年他们的成果—全景海洋地图终于出版了,凝聚了他们20多年的心血,Marie Tharp由此成为地质领域炙手可热的人物,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太不容易了。但最初他们是接受地球膨胀理论的,而洋中脊则让他们改变以往认识,接受了板块构造理论。Marie Tharp2006年8月23日在纽约因癌症与世长辞。

Marie Tharp和Bruce Heezen正在努力工作

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搞地质的再熟悉不过,学习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后,更是明白地球内部结构主要根据P波与S波的性质差异而进行推断从而划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的,地核原来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巨大的固体核,是一个叫Inge Lehmann的丹麦女性地质学家改变了人们的这一错误认识,认为地核是由液态的大的外核和小的固体内核组成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

Inge Lehmann,1888年生于丹麦哥本哈根,在小时候,她和男孩子一起在学校接受了基础教育,教授相同的科目和对待男女一视同仁,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少有的事情。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莱曼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形下,断断续续地在哥本哈根大学和剑桥大学修读数学。在保险业工作数年后,她成为大地测量学家Niels Erik Nørlund的研究助理。内隆德将在丹麦和格陵兰建立地震测站的任务交由莱曼执行,她对地震学的兴趣就从这时候开始。1928年莱曼通过大地测量学的考试,成为内隆德担任主管的丹麦大地测量研究所的大地测量师,并且是该研究所的地震学部主任。

1936年,当研究深部震源的地震图时,Inge Lehmann注意到一种模式,当一些P波通过地核时,会发生折射,看起来好像一些东西被弹开。Lehmann进一步分析了这个问题,得出结论认为这种类型的波动仅仅在地核存在双层结构时才能产生,从而认为地核是由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所组成的。根据她的这个最新研究成果,她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P”,开始很少有地质学家能接受双层地核的观念,但实际资料证实Lehmann是正确的。

Lehmann1953年在丹麦大地测量研究所退休后,又去美国逗留了数年,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地震学家共同研究地壳与地幔,这段时间她发现了另一个地震波不连续面,该不连续面位于190到250公里深处,并命名为“雷氏不连续面(Lehmann discontinuity)作为对她的尊敬。1993年2月21日,Lehmann驾鹤西去,享年105岁,葬于哥本哈根附近墓地。

诚然,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这些女人以个人的勇气与魄力,冲破“公牛栏”,终于在地质的堡垒里炸开一个“缺口”,走向了事业的辉煌。在国内,先期国民党时期以丁文江、翁文灏为首的中央地质研究所也基本是男人的天下,黄汲清、李春昱这些新中国早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也出于其中,但是比较有名望的女性地质学家多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池际尚与许志琴。

池际尚是我国著名的岩石地质学家,1917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安陆,1936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渡”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后,池际尚就改学了地质,这十分符合她的性格。1946年,经袁复礼教授推荐,她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布伦茂大学学习地质,1949年她博士毕业了,毕业论文讨论了当时国际热门“花岗岩化”问题,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科研助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她毅然回国。上世纪60年代初她研究了北京南口中酸性岩浆杂岩体的形成和演化,将有关的分异和同化作用分为具有不同成矿特征的深部和就地两类,由此提出的岩体模式和研究方法应用较广。以后她参加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原生金刚石矿床的研究,首先提出中国的分类命名及其含矿性化学成分判别公式。1978年以来,她又领导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深源包体、华北岩浆岩型磷灰岩矿床成因等研究。她的主要著作有《缺水条件在常温下变形实验的尤尔大理岩的组构》(1951)、《燕山西段北京南口花岗岩》(1962)、《岩浆岩岩石学》(主编,1962)、《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主编,1988)等。

池际尚也是温家宝总理的恩师,在一次表彰大学会上,温家宝总理深情地说:我的晶体光学就是池际尚教授讲的,她不是仅仅讲一堂课,而是整整给我们讲了半年。至今,我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她的音容笑貌,她讲的是那么清楚、那么深刻,甚至费氏台的操作她都自己进行……”。表达了温家宝总队对池际尚先生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许志琴,构造地质学家,1941年8月14日出生于上海市,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构造地质专业,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87年获法国蒙贝利耶大学获得构造地质博士学位。早期主要从事裂谷构造研究。1980s起,致力于青藏高原及周缘造山带的变形构造、造山作用及造山机制研究。厘定了我国50余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奠定了西部若干造山带变形构造体制,划分造山作用阶段和大陆山链的“构造造型”,提出“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复合体”及中国西部华力西期以来巨大平移作用的新认识。她为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发现作出了贡献,证明阿尔金山是祁连山的西延部分。她与法国地质学家Ta pponnier提出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由南向北东方向增生的斜向右旋隆升机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2001)上。

1987年,许志琴首次在大别山菖蒲榴辉岩中发现超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提出柴达木北缘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新的深俯冲和拆返模式。从1989年开始许志琴和她的团队就开始组织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并以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现在她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坐在砾岩上敲打样品的女学生

实践证明,性别并不是是否能在地球科学领域做出贡献的决定因素,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再有机遇,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许更多的女人没有前面我们介绍的四位那么出类拔萃,但在任何一个领域岂不也是更多的人充当了绿叶。无论红花也好,绿叶也罢,经过些许年的洗礼,只要你爱上地质,就会义无反顾,终身不悔。现代学习地质的女生是越来越多了,她们阳光、她们灿烂,借用陈寅恪“关陇集团”的学说,“以纤柔文弱之躯,奔赴荆棘坎坷之路,摒弃偏见,重燃生机,扩大恢张,终能创焕然一新之格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5490-705753.html

上一篇:智者不愚 愚者不智 ——漫说黄铁矿
下一篇:绿岩带里荡秋千Patrick-世界杰出青年经济地质学家(一)
收藏 IP: 110.251.191.*| 热度|

42 赵建民 王浩 黄鸿新 何雨笙 魏东平 朱志敏 朱晓刚 高建国 陈儒军 廖晓琳 任胜利 徐晓 张海霞 李土荣 王善勇 武夷山 葛荣峰 曹凯 刘波 郭峰 陈安 陆俊茜 庄世宇 曹建军 刘继顺 曹勇 周文达 刘全慧 孙学军 李宇斌 吴晓娲 徐大彬 曹俊兴 邹少浩 张启峰 陈军 高敏 毛宁波 Majorite anran123 dulizhi95 scibook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