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闲话攻克柏林(1)【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已有 4104 次阅读 2015-5-9 07:32 |个人分类:军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统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 柏林, 盟军, 苏军

2015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很久以前我就想写点儿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文章,今天是纳粹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这个日子,趁着晚上有点空儿,就坐下来写一段“攻克柏林”。

关于攻克柏林,其实二战刚结束不久苏联就拍了一部彩色故事片《攻克柏林》【这片子CCTV-国防军事频道播放过】,在后来的史诗级巨作大片《解放》中,后两部也说的是攻克柏林前后的事儿。在苏联将帅们的回忆录中,攻克柏林这段也颇有故事,甚至有些争议。我作为一个军事史爱好者来闲话攻克柏林,自然也得从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谈起。

1、             由谁来攻克柏林?

这一个问句问的其实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三个问题?

其一,是由哪个国家的什么军队去攻打柏林?

其二,是由哪支部队去攻占柏林?

其三,是由谁来统领大军、指挥部队攻克柏林?

由哪个国家去攻打柏林,其实首先取决于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巨头们在雅尔塔会议上协商的结果。以当时的战场态势看,显然要由苏联红军去攻打柏林。因为在此前的1944年底,德军发动了阿登攻势,英美盟军被打得相当被动,以至于不得不请求苏联红军把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开始时间提前,自然还不敢想象去强攻柏林。相比之下,苏联红军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主力在1945年的头2个月已经在宽大正面上横扫德军,穿越整个波兰的国土,挺进到了奥得河并夺占了登陆场,柏林似乎已经指日可待了。此时若从地图上量距离,苏军可比西线盟军离柏林近多了!不过,就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这两个方面军忙着肃清威胁两翼的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德军、修复后方交通线并为发动后续进攻战役囤积弹药物资期间,德军迅速调兵遣将并修筑起了几道防线;而面对弱小西线盟军也转入了进攻,已突破了莱茵河防线,进入德国领土,已经有心和苏军去争夺攻克柏林这个殊荣了。于是,斯大林在4月初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军事会议上,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两大方面军的统帅——苏联元帅朱可夫和科涅夫。两位战神的答复倒是相当干脆,当然是由我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既然苏军下决心打柏林,下一个问题便是由苏军的哪个方面军去攻打柏林。当时的选项其实有3个——从南向北,依次是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元帅)、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前两支部队兵力都在百万以上,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直接面向柏林方向,所以由它来打似乎是个必然的选择。当然,德军统帅部也知道这个必然的选择,因此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面对的也是德军部署的最强大的防守部队和最坚固的阵地。如果苏军决心一线平推硬啃泽洛高地的德军防御,难度相当大,牺牲也必然十分惊人。已经熟络了两翼大纵深包抄作战的苏军统帅部当然不会这么做,而是让两侧的部队也都投入到作战中,斯大林元帅甚至在划定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之间的战役分界线的时候,画到吕本就戛然而止,然后冲着两位司令员神秘地一笑。。。。。。后来的实际情况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真的在泽洛高地遭遇了德军顽强的抵抗,艰难地突破防御,进展缓慢,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却很快打开了突破口并投入了2个坦克集团军,向柏林总方向迅速挺进。此时,斯大林甚至提出要让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装甲部队通过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突破口投入交战,遭到了科涅夫的反对。就在朱可夫的部队与德军苦战之时,斯大林还一度要求右翼进展顺利的罗科索夫斯基将部队转向柏林方向,参与到柏林的争夺战中。不过,这个建议并没得到实施,因为不久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部队终于突破了面前德军的防御,也开始向柏林进军了;其实,这个建议也没有多大的现实可行性,当时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部队兵力不算多(大概有30-40万),又没有坦克集团军,转向柏林方向真正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第二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是——根据战场形势,将由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共同完成攻占柏林的任务。

由哪位统帅指挥大军、完成攻克柏林、彻底征服第三帝国这个伟大的使命,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由斯大林计划好了。在194411月,苏军统帅部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前线人事调动——自1942年夏季开始就长期担任副统帅、频繁在各战线和统帅部之间奔走的最高统帅部代表、苏联元帅朱可夫被任命为最主要的战役方向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该方面军原来的司令员、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提前结束了他自1941年夏季开始长期在主要战役方向(1941年莫斯科方向的亚尔采沃战役集群和16集团军,1942年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顿河方面军,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中的中央方面军,1944年白俄罗斯-华沙方向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担当重任的光辉历程,被派去指挥处在主要方向的次要战线——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担任司令员。罗帅这次走得有些形单影只,并没有带走那支从19417月开始就一直跟随他转战各条战线优秀的司令部团队——参谋长马利宁上将、炮兵司令卡扎科夫上将和装甲兵主任奥廖尔中将等人。虽然司令部团队随调其实一直是被允许的,而且这次斯大林也是认可的,他还是把这些人留给了继任的朱可夫元帅,他们和后者一道成了攻克柏林的功臣。

关于这个调动,明眼人都不难看出,斯大林很希望让战争中一再力挽狂澜的朱可夫获得赢得攻克柏林的殊荣。相比之下,罗科索夫斯基虽然也是斯大林最欣赏的统帅之一,而且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就一直表现突出,长期活跃在主要方向担负最艰苦最重要的职责,但他在战争中的贡献还是不如朱可夫,加上罗帅实际是波兰血统而并非根红苗正的俄罗斯人,所以他似乎难当最终攻占第三帝国老巢柏林消灭希特勒这样大的功劳。不过,斯大林随后的表现还是很厚道的,对此做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补偿。在战争结束后,斯大林把胜利阅兵式的阅兵指挥任务交给了龙骑兵出身、仪表堂堂的著名帅哥罗科索夫斯基,因此让世人能在胜利阅兵式的纪录片中永远欣赏到骑着黑马的罗大帅风采。当然,在检阅中,他得跟在他那位长得没他高、长相没他帅的骑兵指挥员培训班同学,30年代任骑兵军长时的下属、战争初期任军长和集团军司令时的上级和后期担任方面军司令时期的同事、此刻骑着白马的朱可夫元帅后面。

指挥了攻克柏林战役的另一位统帅是科涅夫元帅。这位当时看起来已经相当“聪明绝顶”、炮兵出身的元帅固然没机会在胜利阅兵式上大出风头,但这不要紧,他老人家在攻打柏林的战斗中果断出手“抢戏”,随手又和后来当过苏联国防部长的“马帅”(马利诺夫斯基)联手完成了苏德战场最后的战役——布拉格战役,在冷战期间更是担任了华沙条约组织武装力量的总司令。

若说起朱帅、罗帅和科帅这三位元帅,倒是不得不提一下他们的第一次聚首。这段场景不但见诸其中两位元帅(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的回忆录《方面军司令员笔记》是从19437月写起的)的回忆录和传记,而且还被拍摄到了史诗大片《莫斯科保卫战》的电影中。那还是战争爆发不久后的194110月,奉旨到前线视察归来的朱可夫大将风尘仆仆地回到了西方面军司令部,见到了这样尴尬场景。奉西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上将的命令去维亚兹马指挥若干子虚乌有的部队组织反突击的第16集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来到了司令部,被正在这里的最高统帅部代表伏罗希洛夫元帅质疑“临阵脱逃”,幸亏他及时亮出了科涅夫签名的命令(多亏他的参谋长马利宁上校颇有先见之明)才避免了逮捕送交军事法庭的命运。接着,科涅夫上将也遭到元帅的训斥,后者扬言要送他上军事法庭(估计即使他没遭到前任的前任巴甫洛夫大将那样被枪决的命运,以后也不大可能有机会成为元帅并统领百万大军了)。就在这时,凑巧莫斯科来电话,斯大林点名让朱可夫接电话,并亲口任命他接任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借坡下驴,不失时机地要求把科涅夫任命为他的副手,并马上派往加里宁方向指挥部队。此时正杵在一旁不知所措的罗科索夫斯基,则被派往右翼的沃洛克拉姆斯克组织防御,而那里可是随后德军坦克集群发动主要突击的方向。这段往事,无疑是战争中一次罕有的奇遇。三位后来柏林战役中联手作战的苏联元帅,在战争初期最艰难的逆境中分别“拉了兄弟一把”,正是科涅夫的“糊涂”命令,从合围圈中捞出了罗科索夫斯基,让他有机会参加了后来的一系列战役并于1944年晋升为苏联元帅。相比之下,另一位也非常杰出将领、时任第19集团军司令的卢金中将可就没这好运气了,他和第20集团军司令叶尔沙科夫(阵亡)都留在了合围圈内,继续指挥作战,最终伤重被俘,被锯掉了一条腿后才醒来,此后一直被关在战俘营中,虽极有实力却完全失去了成为元帅的可能【要知道,战争初期的卢金中将仅靠自己的一个师加上临时拼凑的残兵败将组建起来的“卢金集群”就能在舍佩托夫卡地区坚守多日,避免了西南方面军陷入被动局面;转至西方向后,又一次以不多的兵力坚守住了斯摩棱斯克的北部地区。这些表现那是相当抢眼的!】。战后卢金中将被解救出来,不久以中将军衔退役。朱可夫果断的请求,挽救了马上要被送交军事法庭的科涅夫,并给了他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科涅夫在熬过了他很不擅长的防御作战阶段后,终于在1943年的大反攻作战中异军突起,发挥了他指挥进攻作战的长处。在战后,老朱和老科虽然也多逢事端并时有恩怨,但总的来说还是彼此帮忙搭救的时候为多。

【启示:即使是竞争对手,危急关头互相帮帮忙也是好的。没命地死掐,甚至落井下石,绝对不是好习惯。】


不小心写长了,先这些吧,改天继续

【预告】2、如何攻克柏林?3、为何柏林战役成为了打垮第三帝国的战役?4、为何柏林战役并非最后结束的战役?

 

 

【声明】鄙人不是历史学和军事史的专业人士,顶多只能算是个入门级的军事历史爱好者,所知主要来自于这30年间趁着闲暇时候偶尔读到的一点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专著和参战将帅的回忆录,接触其他史料有限,有不妥之处请读者见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888674.html

上一篇:“关东古巷”
下一篇:捐款
收藏 IP: 219.217.239.*| 热度|

14 陈小润 李学宽 李伟钢 李竞 朱晓刚 刘洋 史晓雷 杨正瓴 张忆文 孟庆仁 赵美娣 田云川 李轻舟 黄安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