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考研基地:正名?争鸣?!证明!!

已有 7332 次阅读 2014-1-12 17:24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争鸣, 正名, 证明, 考研基地

大约一周前,正在本年度考研的学子们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笔试而奋斗的时候,有两所位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人口大省的师范院校在CCTV的新闻中被“鄙视”了,在教育界流传已久、已带有某种贬义的一个名词——“考研基地”,终于被中国官方第一电视媒体以新闻关键词的方式传播开去。这条新闻的播出,犹如烧得火热的油锅里破入了一瓢凉水,立时产生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其具体表现是在科学网上引发了议论的热潮,甚至,在科学网已经就此话题进行了一轮在线访谈过后数日还不曾消退。

昨天,曾参与在线访谈的位长安博主还写了博文,要征集签名给曲阜师范大学“正名”。在浏览了众多关于“考研基地”的相关博文之后,特别是在“正名”的呼声一浪高之余,我也按捺不住写博文的冲动,决定亮出本门绝活儿,以“撷英大法”就“考研基地”这一话题发表点儿个人见解。在我看来,去除“考研基地”帽子其实无甚必要,但有必要根除其中的蔑视和贬低,而这显然不可能靠签名和请愿的“正名”活动真正解决,似最近一周的网络“争鸣”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靠实力的“证明”。

先说“正名”。“基地”这一词汇,和“考研”一样,本身即使算不上啥褒义词,也绝对不该算作贬义词,否则美帝国主义全球部署那么多“军事基地”还不早改名了?!当然,自从十多年前那个由本.拉登创建的音译为“阿儿开打”的团体被译作“基地组织”之后,特别是美国在2001年发生了“911事变”以后,“基地”这俩字儿似乎也不大好听了。回过头咱再来说“考研基地”,其实就读研比例来说,如果把某大学、某院系在国内外、校内外读研的学生人数除以毕业的人数来计算“读研率”,估计“读研基地”的响亮称号还轮不到这次被CCTV整得挺委屈、但目前在科学网上得道多助的“曲师大”和可能正闷头儿闹心且有怨气的“信师院”(其实这学校我还头一回听说),那些出国率不低、保研率很高、考研其实小菜一碟儿、每届就没几个本科毕业生出去找工作的985211名校(我曾戏称之为911大学),或许可以为此名头彼此PK一番“考研基地”们的悲催之处在于,自己的研究生招生和保送名额太少,出国风气不盛,就业机会也太少,众多学生蜂拥在考研(特别是考其他大学和中科院各大所的研)的“考验“路上,结果报考人数比率很多,真正能够读研的比例却未必就比名校多。为此,只能称其为“考研基地”却非“读研基地”。

“考研基地”的帽子之所以让人心堵,问题可能不在经常被挂在嘴角的“基地”二字,而在于很多人可能不太敢说的另外两个字——“组织”,因为连起来可就是“基地组织”,这还不吓死人?!所谓的“组织”,其实就是为了提高“考研”成功率而采取的一些有组织的行动,就像为了考大学高中采取的那些措施一样。当“考研”从学生的个体行为而上升到“有组织”行动时,其他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只怕会感到恐怖了。据传说,这类组织在一些大学中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至少我就曾听说过某大学(还不是这俩“考研基地”)就有以另一大学的某专业课考题题型分析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的故事,更别说那些虚的太虚、实的过实的课程了。一旦有了这类“组织”行为,别说同期考研的同梦们会对考研基地的同学“羡慕嫉妒恨”;就是复试的老师和入学后的导师们也难免会对来自“考研基地”校的学生瞪大了眼睛,忽然变得更挑剔和严格(莫非,是怕他们给自己所在的来个“911大学”(985 & 211的简称)来个“911”?)。

给“考研基地”们“正名”,显然不单靠这种运动式的“争鸣”博文大爆发,毕竟这阵风会像这个季节盛行的冷空气一样很快便会吹袭过去,然后一切如故(人的心情可能依旧变得阴霾昏暗),更重要的是要靠“证明”。当然,此“证明”不是那种证明文件材料,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首要的行动,是去“基地”的“组织”化倾向。要让考研回归到学生的个体选择和个人奋斗,当考研“笔试”回归到“一个人的战斗”、考生都是凭着咱个人能力和努力考得的高分而没有取巧的成分、在复试表现又能让老师们都很信服的时候,看谁还敢再“鄙视”从所谓的“考研基地”走来的同学们的笔试成绩!其次,“考研基地”来的学生们,自己必须清楚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弱点),在读研究生期间千万要HOLD住,能够继续秉持自己有目标、能为之努力拼搏奋斗的优点,继续勤奋专业知识,积极提高科研技能,同时,竭力弥补此前存在的种种不足,做出好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即使不能马上做到“高端大气上档次”让眼光甚高的导师十分的满意,起码也应该做到现阶段的最好,让导师看到希望。最后,给“考研基地”们“正名”的最给力的证明,更应该出自这些院校毕业的学生之手笔。在他们当中,有人取得的很最杰出成就,无疑可以明确无误地的告诉世人,“考研基地”其实也不容小视。很多毕业生,即使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成就,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愧于自己一路走来的学习成绩和学历学位,又何尝不是给自己母校的优良学风和淳朴作风的好证明?!

综上所述,为“考研基地”的“正名”,不独靠科学网博友们在此一浪高过一浪的“争鸣”,更要靠实实在在的“证明”。当然,亮出这种“证明”的前提,是同学们和校友们都要像某年某大学校长曾说过的那样,敢于始终“我以某大为荣”,并努力做到“某大以我为荣”给母校“挣名”;倘若“富贵”后即“忘本”,发达了便都避讳再谈及自己的母校故乡和出身,那么母校所遭受的误解甚至贬低和鄙视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758429.html

上一篇:一个人有三份职业——站着、坐着、躺着都赚钱
下一篇:下班,请关掉传真机。。。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42 李学宽 刘淼 张忆文 王涛 曹建军 李永丹 陈小润 王启云 李宇斌 汪晓军 陈安 武夷山 林中祥 赵美娣 赵新超 刘立 刘启振 张骥 李汝资 薛宇 肖振亚 王永林 刘之远 马兆海 徐晓 麻庭光 蒋永华 戴德昌 逄焕东 郑永军 曹聪 刘洋 朱晓刚 吕洪波 曹墨源 唐常杰 余睿 biofans wgq3867 zzjtcm tennet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