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闲话“减负”

已有 2758 次阅读 2013-9-6 19:5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部, 减负, 负担, 负数

我曾经多次说过,当代中国教育的关键词主要有两个——“扩招”和“减负”。此前的十多年里大学几乎一直在“扩招”,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减负”像改革开放一样也是持续不断地在在进行。最近,教育部又发布了新版本的“减负令”。。。。。。

最近,每当我在新闻中看到“减负”这个词,头脑中浮现的场景并不是孩纸们的书包变小、变薄、变轻的“负担”的减轻,而是一个两个算式:

算式(1- - = +(这符号的文字解读就是“负负得正”)

 

算式(2)【文字描述】减成负数一个正数如果长此以往地不断地减下去,结果很可能会变成负数。

 

这两个很有“喆学”感觉的算式,正好可以描述出中国式的教育“减负”的尴尬。

 

先说算式(1):

减掉了负的,实际变正(增)了。事实上,“减负”在过去的20多年里常常会见诸官方文件和领导讲话,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得更多的则是中小学生负担的不断加重。这就如同政府机构的“精简”一样,每一次“精简”过后都是机构的进一步臃肿。

为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首先要从学生们的“负担”从何而来说起。中小学生们的所谓“负担”,可不是复旦,更不是孵蛋,而是由社会、学校和家庭家长们放置在他们肩头,让他们在十几年里承担的那些学业上的担当。从社会要求的角度讲,一个学生在其求学的过程中是要通过努力的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也要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这本是合理的负担,这样的负担是不能随随便便地减掉的。这种来自社会的负担本来应该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共同承受的,要靠这二者的合作来达到最好的效果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学校走得太远甚至太偏了,很可能超出了正常知识系统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而将原本是作为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和对个人能力高低做出判断的考试手段作为了目标,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考能力的提升。其结果,就是给学生施加了超出其正常担当的更重的负担。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求每一个学生(特别是80后以来的独生子女们)早在中小学求学阶段就得开始谋求通过升学考试过程赢得自己的个人未来前途,甚至担负起家庭荣光的责任,则是给学生负担加上了一块块更重、更持久的砝码。

在学校和家长会给学生施加超额负担的大背景下,教育部的一纸纸“减负”禁令其实只具有一时的新闻价值,而不可能发挥持久的效力。下发和贯彻执行的后果,很多时候最终并不是真正做到“减轻负担”,而是“负负得正”,多半是这边减掉一点儿,那边增加两点儿。教育部管得了中小学几点放学、是否补课和老师是否留作业,却无论如何也管不了父母要求孩子几点睡觉,参加多少个补课班(其老师可以不是正式的中小学教师,而是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庞大的培训教师队伍)或特长班。早放学2小时、省出来写家庭作业的1个小时,很可能意味着家长给孩子再多报3个班儿。所以,也许我们表面上看到了官面上的“负”确实是“减”了的,私下里的情况则是“加”了。如此“减负”,真会有效果么?

 

再说算式(2):

以我多年对中国教育新闻的冷眼旁观和亲身参与,基本是一直在强调减负的。其结果,法定的学时确实减少了,而且高中的物理教科书上的汉字越来越少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真正学习过(且不说是否真的掌握了)的物理知识也确实越来越少了;大学毕业要求的学分数和学时数以及考试科目数也在减少,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们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在面试时把“感觉大学没学到啥东西”以及“感觉学的东西没啥用”“以及要用的东西没学过”挂在嘴上了。如此减负,让我有理由怀疑,坚持“减负”的最终结果,会不会出现学生们本该承担的正常的、合理的负担在一次次地对官方“减负”文件的认真贯彻执行中减到零,甚至更严重点儿,还得倒贴点儿,减成了负的?!

 

在我看来,没完没了地喊“减负”,倒不如旗帜鲜明地说说“肩负”,告诉学生们、老师们和家长们,他们应该“肩负”哪些东西,什么是必备的知识、能力和品行。只有通过明确学生们的合理负担,认真做好“肩负”,才好真正做好“减负”。

 

本文将在《中国科学报》发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722853.html

上一篇:大V
下一篇:五色猫眼,谁见过?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10 陈桂华 赵美娣 武夷山 苏德辰 曹广福 陈小润 李毅伟 zhangcz07 wgq3867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