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科学家VS.工程师

已有 10357 次阅读 2012-7-18 09:48 |个人分类:科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工程师, 科学家, 重要性, 地位

    科学家和工程师谁更重要?

这话放在不同的地界去讨论,结论一定不一样。若在咱科学网上讨论,估计多数人会把票投给“科学家”,谁叫来这里玩儿的多半是“科学家伙”(陈安定义的)呢?科学家团伙,自然要捧科学家。把这个话题如果拿到社会上去,让老百姓们品评,估计也不大好说,毕竟很多人分不大清楚科学和技术的区别和联系,而只看到了科学家稳稳当当地端着铁饭碗,工程师的收入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涨落和景气与否的变迁而波动。刚才看到闵应骅老师的博文“蛤蟆为什么嗓门大?”【1】,提到了这个问题,俺在下面给出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两个撷英音译,扩展开说几句。

科学家,好神圣的称呼!因为“科学家”的“家”字暗含“大家”之意,不由得大家不敬重。“科学”在最近200多年里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成为人类认知自然界和自身的主流体系,地位也非常崇高。许多东西一旦贴上“科学”的标签,被论证是“科学的”,都像拿到了特别通行证和免死金牌,几乎无往而不胜;一旦被斥为“不科学”或者无法纳入科学的体系之中,则立马变得灰头土脸,自己觉得矮了好几截。

相比之下,“工程师”虽然沾了个“师”字,却是“师傅”或者“师父”的“师”,总让人觉得不大给力。前面的“工程”二字的名头也远远不及“科学”响亮,甚至总让人觉得会像工程项目一样,是有进度安排的,到点儿完活儿竣工即了事,可持续性不强。

科学家和工程师都不是咱中国流传下来的古语,分别来自两个英文单词——scientistengineer。前人学者的中文功底好,给意译成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过俺偏偏不信邪,总想再去通过音译去揭示点儿背后的东西。于是,试着音译了一下,结果发现——

Scientist,不妨译作“赛踢死他”,那表现端的是生猛有力,充分体现了科学家的昂扬的斗志。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在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中,也确实是每天都在竞争和比赛之中,因为自然科学发现很看重谁先谁后,是不认第二的,倘若你下手慢点儿,出东西晚点儿,别人抢先发表了,你所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而且做科学的研究,一般要穷追猛打,往死里“踢”的,一般不留余地和后手儿。甚至更极端点儿的,搞科学不怕事儿大的主儿,即使把人和动物植物统统踢死也在所不惜。

Engineer呢,不妨译作“摁着捏啊”,显然远远没有“赛踢死他”有力度。工程师们做的事情,往往是有个具体的研发目标,运用着既有的科学原理和试验方法,摁住一个具体的问题,在那里捏啊揉啊反复地试验,直到获得了最佳的性能指标和使用效果为止。当然,如此一番“摁着捏啊”的结果,是让人们在使用工业产品时感觉更加舒适和便利。

照这么看,科学家更前沿更高端,而工程师更亲民。事实上,脱离了工程师或者具有工程师气质的科学家(例如开尔文勋爵那样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难以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寻常百姓面对科学也只能是远距离的观瞻而无法零距离地接触和运用,科学本身的发展也会受阻于技术障碍。同样,如果缺少科学家在前沿对自然界的无休止的探索,工程师也总有一天会面临无下一代新技术、新产品可供开发的窘境。片面地强调一方的绝对重要性而完全忽视另一方的存在价值和成果都是不对的,所以,开篇俺写下的那个“谁更重要”的问题,其实也是个人为问题——“伪问题”。

 

参考:

【1】                                   闵应骅:蛤蟆为什么嗓门大?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0937&do=blog&id=593246&cid=195864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593268.html

上一篇:“院”,终于出现在“学”前面了!
下一篇:考上大学,万事大吉?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32 刘洋 武夷山 袁海涛 刘旭霞 曾庆平 金小伟 罗教明 李土荣 张学文 黄富强 王善勇 彭思龙 翟远征 麻庭光 曹聪 陈筝 唐常杰 王海辉 丁邦平 余世锋 曾新林 张玉秀 王春艳 徐明昆 诸葛淑媛 彭振华 傅蕴德 anran123 crossludo yxh3161 xqhuang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