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演示”应“演实”,而无需“掩饰”

已有 4187 次阅读 2011-4-19 11:28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演示, 掩饰, 演实, 演戏, 演失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唐常杰老师的博文“怎样讲解较复杂对象的演化过程”【1】,先讲了一个年轻教师精心准备而又多灾多难的演示课”的故事,然后介绍了一些讲解较复杂对象演化过程的方法和技巧,读了以后很受启发不过在我看来,能这种多次失败的演示,或许比一次成功的演示收获更大。所以,“演示”的过程尽可以尽量“演实”,而无需“掩饰”。

在实际的教学中,历来都很强调教师的备课,也很注意要求学生尽量在课前做些预习。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会很好,老师在课上讲得清楚明白而且流畅,学生听课时也能跟上进度,理解也会比较到位。在有些课上,老师会做些计算推导、实验演示或者编程演示,这些教学过程其实都有些风险,如果预先没做好准备,进行不下去甚至挂掉的可能性都是存在,所以应该是课前重点准备的内容。不过,准备工作中百密一疏的情况总是有的,而且很多突发的意外更会对精心准备的演示产生巨大的杀伤力。碰到这种倒霉的情况,演示难免会变成演失——表演如何失败,如果处置失当,老师的信心会受到不小的打击,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形象都会受损。

演失过程发生演失,倒也未必有那么可怕,关键要看如何对待这种失败。如果不想正视这种偶发的失败,采取的措施通常是极力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做在很多时候也确实可以蒙混过关,如果糊弄得好,旁人甚至完全看不出破绽来。例如,推公式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步骤卡住了,会掩饰的人会来一句“显然”或者“显而易见”甚至“众所周知”(言下之意,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回去面壁看书吧)就顺过去了。实际情况可能是,这个“显然”显然是很“不显然”的,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专门写篇论文甚至还要商榷争论好几个来回。如果老师在演示的时候总是搞掩饰,结果学生就只能学会“显然”之类的词语,而不能真正掌握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所以,演示中掺入太多掩饰是不好的。

教学中的演示,就应该是“演实”——把实实在在的现象和过程展示给学生。道理很简单,老师在课堂演示中都会发生的错误,学生一样会在做作业、考试甚至未来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如果学生们不知道这里容易犯错误,就很难引起高度的注意而努力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一次曾经出了错的演示,显然会比行云流水般顺畅完成的演示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一辈子不忘。这就像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发生的小意外会让我们经常提及而印象深刻。教学中的“演示”要搞成“演实”而不“掩饰”,就像军事训练中的“演习”不能搞成“演戏”,点验成就和验证已有的理论和方法不是唯一的目的,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会带来更大的提升。

最后,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例。我在给本科生讲大学物理课的时候,就曾经在做偏振片演示的时候遇到过一次突发事件。当时我突发奇想,决定用投影机射向屏幕的光作为光源进行演示,本来期待着用两个偏振片重叠放置转动角度的时候屏幕上出现影子的明暗变化的,结果却看到除了这个预期的现象以外,投影仪出射的白光在穿过一个幻灯片后打出来的偏振片影子居然带有颜色,而且转动偏振片时颜色还是变化的。当时我没掩饰,根据对这个现象的迅速思考,简单地说了句投影机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大概是偏振光。下课以后,赶紧上网查了投影机的原理示意图,发现和我的猜测基本相符,于是我在下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先给学生讲了一下投影机的工作原理。我相信,因为这次演实而不掩饰的演示实验,会有很多学生意外地了解了投影机的光路原理。

参考:

1】唐常杰:怎样讲解较复杂对象的演化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7179&do=blog&id=43449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434903.html

上一篇: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应该引入“淘宝”机制
下一篇:闲话“有神马用”
收藏 IP: 219.217.239.*| 热度|

24 刘洋 李学宽 罗汉江 杨秀海 鲍海飞 诸葛淑媛 陈国文 牛登科 唐常杰 赵明 姜洪洲 刘晓瑭 文双春 张志东 侯成亚 曾新林 丛远新 余世锋 谢鑫 曹广福 杨正瓴 陈儒军 xqhuang dulizhi95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