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应该引入“淘宝”机制 精选

已有 6326 次阅读 2011-4-17 09:08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招生, 淘宝, 淘汰, 曾庆平

曾庆平教授昨天(2011.4.16)写了篇博文“研究生培养该不该有淘汰制?”【1】,最后指出“研究生培养政策的制定应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成长,而不是将潜在的人才在门外,而研究生的能力及其发展潜力只有导师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是否应以导师的评估意见为主,而不是入学考试成绩说了算”。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也多少有些发言权,为此要赶紧写篇博文。我的观点是,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应该引入“淘宝”制

2010年夏天开始,一向跟不上潮流的我终于也开始网上“淘宝”了,通过网上购物网站,经常通过淘宝网等网站买些自己用的电子元器件、小仪器、工具用品,充分感受到这种购物模式的便利,也在实践中逐步对网上“淘宝”的机制。按我的理解,销售者和购买者通过互联网“直接”联络,商品信息量充分可见,由中介提供财务担保,成交后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互做信誉评价并进行公开等等,都是与传统的商业模式有很大不同的。鉴于目前的教育也呈现了商业化趋势,而科学网大学的概念和模式又正在被热议,因此我斗胆提出把“淘宝”机制引入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过程。

导师招研究生和学生报考研究生、选导师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淘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像一个采购者,左手本科成绩单,右手学费,后面书包里装着各种奖励和考试证书,准备去“购买”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在报考之前,他们可以“海选”大学或研究所,确定自己心仪的招生单位,甚至一开始就直奔导师而去。相比之下,导师招学生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只能在报考本单位的学生中进行选择,甚至只可以选择少数与自己建立了直线联系的学生。如果采用比较理想化的“淘宝”模式,就应该有一个大网站全面收集全国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的信息,建立一套索引系统,让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查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有哪些单位和导师,并能够按照地域、特点、成就(发表文章、获得专利、完成科研项目、获得科教奖项等)、工作条件、评价和信誉度等进行分类,以便于选择。

打算“被海选”的学生,也可以先通过可以被认可的统一制式的考试,取得必要的报考资格,然后通过招生网站提供的互动交流工具,与自己感兴趣的导师联系,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直接交流(类似QQMSN视频聊天,但全程录音录像存档)进行网络面试,互相考察。这种网络面试的好处很多,可以避免学生在面试阶段的很多奔忙之苦和巨大花销(当然这个对拉动内需、增加GDP不利);在“一对一”模式中,师生交流地位比较平等,可以互相提问;在“一对多”模式中,导师还可以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多个报考学生进行抢答,直接对比学生们的反应能力。

要用“淘宝”模式进行研究生招生,不仅仅需要有个交流沟通平台,还需要有中介提供支付保障。这个中介至少要发挥几个方面的作用:(1)标准化制式考试,学生通过这个考试取得基本资格;(2)双方的信息保障(包括基本验证);(3)网络技术支持服务;(4)合理且可操作的双方信誉评价系统,这种信誉评价面向拟报考导师的学生以及毕业学生的求职单位公开,便于选人时作为参考,但不对更大范围的受众公开;(5)适度的资金中介保障,包括学费支付和奖学金支付。

这种构想能否有效地实现,“信誉是核心。在招生阶段导师要靠实力和信誉去争取学生;在培养阶段,学生也要建立自己的信誉并以它作为担保争取更好的前途和钱途;在全过程中,中介系统(目前的教育部在某种程度上讲在发挥这个作用)更要靠信誉维持运行。

如果在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中引入这种“淘宝”机制,我相信更多的学生们可以“淘”到适合自己的好导师,导师们也可以“淘”到自己满意的好学生,或许还可以因此避免很多原本不必要的“淘汰”。

 

最后,顺便自荐本文到“研究生招生”专题。

*********************************************

参考:

【1】    曾庆平:研究生培养该不该有淘汰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238&do=blog&id=433788&from=space

 

 

本文已在《科技日报》发表。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434135.html

上一篇:给科学网的建议:专题博文应允许博主自荐
下一篇:“演示”应“演实”,而无需“掩饰”
收藏 IP: 112.103.89.*| 热度|

40 姜洪洲 曾庆平 张伟 刘洋 黄晓磊 丛远新 张志东 文双春 郭桅 陈安 刘晓松 王进 武夷山 余世锋 罗汉江 吕秀齐 王德华 诸葛淑媛 谢鑫 柳东阳 王志红 洪坤 赵明 王守业 李小文 李志俊 张光明 赵豪飞 梁建华 唐常杰 吴雄斌 杨学祥 谭坤 方红 左正伟 林中祥 bupengwen xqhuang gw0205 dulizhi95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