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导师要带研究生们去“翻山” 精选

已有 7040 次阅读 2010-7-6 21:04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指导, 翻山

      王宝山老师今天早上又写了一篇新博文“如何对待‘墙根’研究生”【1】,指出了“扶一把”“墙根”研究生的若干对策。我在拜读之后,忽然想到,在这个问题上,“墙”可以是一种比喻,但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比喻,因为墙是人砌的,而研究生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别人故意要考他们的“人造问题”,更多、更重要的是“自然问题”【2】,从这个层面看,用山来做比喻或许更好,所以,我把刚刚开始科研工作、还没入门的研究生称为“山脚下”的研究生,而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就是要带着研究生们去“翻山”

      事实上,在考取了研究生之前,学生们是处在学习和应考之间不断往复的模式之中。此时虽说学生们学的也是知识,但这些知识更多的是书本知识,而非实践知识;提高的也是能力,但这种能力更多时候表现在解决“人造问题”的解题能力上,那些考试的时候亮出来考学生,平时用于训练学生的题是命题老师编出来的“人造问题”,更像王宝山老师博文中提到的“墙”,通过考试就相当于翻过了一堵墙,没通过就象是从墙上掉了下来,考得太差就如同摔个“腚蹲儿”,弄得满身的尘土。在这个阶段,老师要做的事情是帮学生们打基础、搭梯子,让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高度到了,自然就可以成功地“翻越”考试这道“墙”。必须注意的是,在学习-应考模式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自然问题”)的能力训练通常比较少,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出来的学生,难免会发出“学的东西都没啥实际用处”、“实际要用的东西没学着啥”的感慨。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培养模式不会再是学习-应考模式,而变成了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说到底是怎样围绕着具体的科学或技术问题(理工科)去想、学和做,要解决的问题,多半是蕴含着更大未知的“自然问题”。在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位论文答辩及相关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表面看似乎不再有打分和评价这种和考试类似的东西,实际情况却是考核或考验可能每天都在进行中,频度只会比考试更高。有些学生在告别了本科、步入研究生阶段的新学生,由于对将要去做的工作既没有全面的认知,对要开展的研究也没有明确的思路,要用到的知识基础还没打好,下实验室开始研究时的表现可能会比较糟糕,就会成为王老师文章中提到的“墙根”研究生,或者我在这里定义的“山脚下”的研究生。在这些“山脚下”的研究生的眼中,科研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一座大山,抬眼望去有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低头看过又是满地的荆棘和荒草,既看不到眼前的路,也不知道要爬多高、多久才能翻过这座山,所以心中会是一片茫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时导师要起的作用,就是带着研究生翻过“大山”。

      在“翻山”之前,导师应该做些准备,置办下必要的“登山器材”(实验仪器)和“地图资料”(参考文献资料,完全的“自然问题”可能缺少资料可用),甚至“饮水干粮”(经费和原材料之类),这相当于搭建起硬件和软件的平台;还应该象登山教练训练队员一样,告诉研究生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整个过程中的安全(人身安全、实验室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学术安全)。

       刚开始“登山”的时候,导师最好走在前面,凭借自己的经验找到路,领着研究生往“山”里走一段,这样可以让他们逐渐适应,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带”的过程,也老话说的“师傅领进门”。一开始就把学生驱赶到最前面,在平缓、宁静的“小山”(容易完成的科研工作)中或许没有问题,但在环境恶劣、地势险峻的“大山”(难度大、探索性强、高风险的课题)中就不行,此时没有经验的学生轻则会因为受到挫折而败退下来,严重地折损信心,甚至可能会遇到危险。

      深入“山”中一段之后,研究生们已经逐渐进入了状态,状态好的大概已经可以“不用扬鞭自奋蹄”了,这时导师的任务轻松了些,只需要看着学生们走的路线基本没有大的偏差就行(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但是,也难免遇到“陡坡、悬崖等险要地形”,这时就需要导师站着后面推学生一把,或者在前面拉学生一下,甚至做一下“人梯”,才能克服困难,有时还要找别人搭把手儿(找个合作者或者友情客串的人过来帮忙),这便是“帮”的过程。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众人的帮衬之下,研究生有可能摆脱研究中的困境,不断取得进步。

     师徒一番努力之后,或许就会到了“半山腰”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地界儿这相当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此时不妨停下来,欣赏一番良辰美景,该拍照的拍照,该抒怀的抒怀,这相当于及时地总结、梳理一下已取得的成果,写写文章之类。同时,也可以借机喘口气休息一番,吃块干粮喝口水,摘下帽子来扇风,凉快一下,正所谓是“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休整之后,有充足的体力继续攀登。

     如此一路攀登跋涉、克服众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之后,总会到达山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这时大可以“指点江山”一面回首走过的这条路(全面的总结),一面登高远眺、展望未来(寻找下一个奋斗目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顶峰”并非久居之所,就如景色有阅尽之时一样,再好的研究方向也会有研究课题做完的时候,人也几乎不可能永远保持巅峰,所以在山顶时就要谋划“下山”,何况我们所说的“翻山”,其实一定要重新下到平地才算真正翻了过去。在顶峰之时,就该谋划“下山”之路和下一步去“翻越或者征服哪座高山”。这时候,导师的眼光和手中的“望远镜”将起到关键作用。【3】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大概是下山有时比上山更容易仰面跌倒。其实研究生做研究有时也有同样的问题,在前面有看得见的困难需要不断克服的时候,精神和注意力高度紧张,低着头俯下身去苦干,艰难地取得着一点一滴的进展。在翻越了顶峰、人达到过巅峰状态以后,反而容易松懈,觉得这么难的路俺都走过、这么险的陡坡咱都爬上去了,容易产生骄傲自满和盲目自大的情绪,觉得一切都不再话下,头抬得太高,看不到潜在的困难,在“下山”的时候反而更加危险。这时候导师要时常在其耳畔提醒,注意小心谨慎、戒骄戒躁云云。

       事实上,只有一个从“上山”到“下山”的全过程都走完了以后,研究生才真正算是“出徒”。不过不免让人遗憾的是,也总有人迷失在“上山”的路上,或者在“下山”的时候摔倒了,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导师是否应该总结、反思一下?

~~~~~~~~~~~~~~~~~~~~~~~~~~~~~~~~~~~~~~~~~~

参考:

【1】王宝山:如何对待“墙根”研究生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489

【2】吕喆:“自然问题”与“人造问题”的迷思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983

【3】吕喆:“大师”的眼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58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341573.html

上一篇:要“洗具”,不要“杯具”
下一篇:做最好的自己,何须复制他人的“成功”?
收藏 IP: .*| 热度|

28 王铮 王进 王桂颖 诸葛淑媛 周少祥 陈儒军 曹广福 赵明 陈向荣 王号 杨远帆 曹聪 曾纪晴 王修慧 刘雯 许浚远 杨洪强 刘立 王宝山 孙庆丰 苗元华 张天翼 李学宽 鲍海飞 陈远川 丛远新 刘春明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