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建设“一流大学”的模式 精选

已有 7640 次阅读 2010-5-7 20:18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数量, 质量, 一流, 规模

     中国目前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据说目前肯定没有。

     中国未来能否有世界一流大学?据说“可以有”而且“一定能”。

     中国何时能够有世界一流大学?先请参阅各知名大学的建设目标和规划......

    总之,“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近乎永恒的话题,人们面对这样一个这个沉重的话题,有着那么多的期待、遗憾、伤痛、失落、失望,也有更多的亢奋、激情、热望、焦虑等等难以名状的情感和心情。既然我们没有,而且很希望有,那就只能努力去建设,所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早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的钱也为之投了、上上下下的各种努力也为之做出了,全国人民就翘首企盼宣布“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那一天了。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正身处大学教学、科研一线的比较典型的“食草族”普通教师,我无意也无能去思考“肉食者谋之”的问题,但也无妨借着这个话题写篇博文出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聊点儿个人看法,希望用比较轻松的语气侃一下这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其实“ 一流大学”啥样?咱土鳖们没亲自见过更没体验过,反正据说都“牛”得很也“拽”得很,以我最粗浅的认知,大概各种著名排行榜都能雄踞榜首区的那些牛校便是传说中的“一流大学”了。因为,“一”者乃“首”也,自然只有总是在潮“流”最前面的大学才能叫“一流”了。从这个角度看,要建设“一流大学”,其实就是解决如何把自己大学搞到各大排行榜的前面去,即让名次上升到“一区”,达到此目的自然就算位列“一流”了。怎么把名次尽快地搞上去呢(要走“捷径”)?自然要先研究“排行榜”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再对症下药逐一落实了,换句话说,能把一所大学扶上“一流大学”宝座的“排行榜”评价体系便是一根指挥棒,指引着若干中国大学走上“奔一流”的大道。

    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奔一”模式,简单说还是“一流大学”这四个字,不过中间要加个逗号断个句,即“一流大,学!”

       我这里所说的“一流大”,就是首先在规模上达到“一流”,绝对地够“大”。中国的大学在最近十几年里都在忙着扩张,在买地圈校园、盖大楼、修大门、请大牛、扩招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这么一路忙活下去,就不用愁人数、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师生比例之类可以量化的指标不达到一个堪称“一流大”的规模了;人多了,特别是比较牛的人多了,装备设备多了,钱多了,成果自然就多,这样能亮出高水平成果及其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奖项之类)的机会当然也会增多,这便是为啥要会以“一流大”为奋斗目标,总之一切以数量先行,希望在庞大数量累积的基础上寻求质量突破。

    我这里所说的“学”,其实就是当前中国大学的建设思路和行为模式更倾向于向别人学,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效仿”,于是伴随着“走出去”和“请进来”,努力模仿甚至直接照搬照抄国外“一流大学”,从教材体系到管理模式,从科研方向到考核指标,很多都是以国外大学为蓝本。这样做固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教育和研究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收效很显著。但是,这种“学”当中还潜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就是中国大学的上下游(中学教育和毕业生就业)不可能和国外大学的一致,这样的“学”可能会象“邯郸学步”一样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反而闹出些笑话。更何况每个忙着“奔一”的大学都有不止一个学习对象或者效仿目标,甚至请着若干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顾问,这么一来,反而容易变得无所适从而不知所措,甚至长期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样就只好原地踏步,反而难以获得迅速而有效的发展。

       转回头来再说“建设一流大学”这事儿,我们还得提防人家“世界一流大学”的考评指标会不时做出些修订和变化,咱如果按照“老黄历”的标准指定规划进行建设,难保不出现由于计划跟不上变化而建成一批N年前标准的“世界一流大学”,然后就有可能被揶揄成“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落后N年”。简单地追求“一流大”和盲目无我的“学”是很难真正成就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以“一流大”为目标会把大学搞成“巨无霸”却不够灵便而制约创新和改革(也没办法,“翅膀”太沉重);而仅靠“学”,就如长跑比赛的跟跑者,能够获得的最好名次也就是第二却没法成为第一那样,能成为“二流”已经很不容易,“一流”或许只能是永远的目标了。

       要想真正建设出一批“一流大学”,就不要那么在乎“捷径”,最先应该做的便是先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建设思路应该“以我为主”,先对自己大学的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拿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这样的模式发展,或可少走几步弯路。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321111.html

上一篇:“炒”与“煲”
下一篇:“创意”来自“疮痍”,“无耻”让人“误吃”
收藏 IP: .*| 热度|

34 武夷山 李世春 张志东 王进 孟津 徐明旭 刘玉平 诸葛淑媛 卫军英 陈儒军 曹广福 王德华 何士刚 王修慧 杨秀海 卜王辉 毛克彪 刘立 王宝山 黄富强 吉宗祥 吕乃基 苗元华 柳东阳 贺天伟 李学宽 赵福垚 丛远新 王永林 刘广明 赵新铭 黄合来 zhaowanfu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