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从“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说起

已有 12020 次阅读 2010-1-1 22:23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寒冬, 传热, 压强, 对流, 对流, 对流, 对流, 气体密度, 气体密度, 气体密度, 气体密度

      我曾经在前面的博文里面说过,今年的冬天东北“贼冷”。到了最近几天,哈尔滨的户外最低气温已经降到了-32°C,最高气温也仅仅-23°C。很不幸,我所在的实验楼虽然外观设计得够漂亮,但结构却很不合理,更不幸的是,我的办公室所在的2楼举架很高(4.5米!),窗户高大,可暖气却并不好,室内的温度大概只有12~15°C吧,所以每个冬天都让我很受寒冷之苦。由于碰巧夏天的时候塑钢窗的下面出了点儿小毛病,漏了到缝,结果到了冬天就从那里往室内灌入冷风,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小的时候听妈妈说过的一句老话——“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今天晚上有点儿闲暇时间,就坐在比较温暖的家中,写下这篇博文,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个窟窿(孔洞)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说“针鼻大的窟窿”,是形容孔洞很小,截面积在平方毫米量级;说“斗大的风”,却是形容风很大,估计单位时间的空气流量在升(立方分米)这个数量级,看来这两个形容都够夸张,但如果真正在漏风的地方感受一下,会觉得夸张得好,极为传神。

     其实,风的本质就是空气的流动,而自然条件下空气流动产生的根源则通常是压差和温差等,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有较大温差的场合,风一般都会比较大。在室外滴水成冰的寒冬,室内外的温差可以达到30~50°C!显然此时温差是很大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室内外温差虽大,但由于保持着气体的连通,所以室内外的气压却基本相同。那么室内外温度不同、气压相同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它会导致室内外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不同。学过大学物理热学以后,我们都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写成:

                         (1)

式中P就是气体压强,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n是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做一个变形

      (2)

如果气压相同,即P1=P2,而室内温度T1>T2(室外温度),则必然导致n1<n2,即室内的气体分子数密度较低,室外则较高,按照我们前面估计的温差,初步估计室内外气体分子数密度会相差10%~20%,显然,这是一个不小的差值。

     现在我们想象,从一个不大的孔洞有冷空气进入室内,则这部分空气在进入后会和周围的较高温度的空气接触,可以互相扩散并发生热传递。在传热的过程中,刚进入的冷空气的温度会升高(其实是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而室内附近较热的空气温度会降低(分子平均速率变小),假设只考虑热导而暂时忽略扩散效应,按照公式(1),如果先假定数密度不变,那么外来的、原来密度较高的冷空气会由于温度上升而气压升高,而室内的、数密度较低的热空气由于温度降低而气压下降,这样就形成一个“冷进热退”的态势;加上先期进入的“冷空气”随后被加热后密度降低而发生上浮的效果,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在漏风孔洞附近室内局部气压偏低的环境,更容易把外面的冷空气引进来,形成较强的、吹向室内的冷风,形成了所谓“斗大的风”。由于吹入的风温度很低,即使和室内空气混合后也不容易迅速达到热平衡,所以吹到人身上会感到非常寒冷(室内的人一般衣着不厚)。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冷风吹入通常在较低部位的孔洞处发生。

      上述分析是在假定室内外温差较大、但基本没有明显气压差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室内外存在气压差,那么气压带来的空气流动的效果可能更明显,例如,厨房在烧水煮饭的时候,会看到大量水汽从门缝冒出去,这是因为在烧水和煮饭的时候,不断有水被加热汽化,空气中的水分子不断增加,数密度是趋向于增大的,于是使得室内的气压略高于室外,所以气体可能主要是向外冒的,特别是在高处的孔洞或者缝隙,现象极为明显,但即使在此时,低处仍有可能有冷风灌入。

       以上是我对房间漏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解释,欢迎大家讨论。

麻庭光老师的新博文“烟气流动靠压差 --兼论“针眼窟隆斗大风”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这个现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76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635-283377.html

上一篇:我为什么要起 boxcar 这个网名
下一篇:【转载】纪念阿克毛(附评论)
收藏 IP: .*| 热度|

12 武夷山 刘全慧 诸葛淑媛 陈儒军 吴飞鹏 杨秀海 侯吉旋 吕乃基 苗元华 李学宽 丛远新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