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做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xj368 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工学博士。职务:编辑。目标:科普!

博文

暑假节奏——学无止境

已有 3315 次阅读 2020-7-5 21:10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书, 暑假, 读书, 免费赠书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尽管作为期刊编辑放假与不放假一个样,都要完成了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但精神上似乎感觉要轻松不少。于是便寻找一些适合的书给自己加加油。听说导师于兴河教授去年出版了一本《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图1),便打电话向于老师要来了一本。

图片.png

新书到手,浏览一遍后,忍不住想即可分享给大家。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地质理论为指导,针对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特征差异、沉积体系分布不清、储层多表现出厚薄交互的特征,导致油气分布复杂多变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在国家十二五油气重大专项中的科研新成果,从构造演化、海/湖平面变化、地层发育情况、地震层序特征、盆地结构、物源分析、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等方面,分章节对中国近海6个主要新生含油气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东海陆架盆地,渤海湾盆地)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该书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近海主要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类型归类及其构造运动对比

作者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盆地分类的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为分类原则,并针对中国近海沉积盆地的特点,按构造成因机制将中国近海新生界沉积盆地总结归为为陆内裂谷、陆缘裂谷、走滑拉分及弧后裂谷四大类盆地(图2;原书表1-5),同时对比分析了6个主要盆地的构造运动裂陷与拗陷期的异同(图3;原书表1-6),为后面分析每个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png

图片.png

2)对比分析了中国近海6个主要盆地的内部结构特征

    该书在综述了中国近海6个主要盆地性质与分类、构造与沉积背景的基础之上,分章对每一个盆地,从区域地质背景、层序地层与地震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分析、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油气分布的沉积因素与有利区带这5个方面,精细刻画了每个盆地的特征,每章插入40~50幅不等的精美图版,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与取得的成果,非常值得研究者和学生了解与学习。笔者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对中国近海各盆地的内部结构特征6个盆地各有不同,直观表达了每个盆地的构造特点,从而能够水到渠成地分析各自的沉积特点与演化。这里选取北部湾盆地进行展示(图4;原书表2-2)。

图片.png

3)展示了中国近海6个主要盆地以组为单位的沉积演化与多物源充填特征

    沉积相的平面展布与演化,是研究沉积盆地的阶段性标志成果。书中介绍了中国近海6个主要盆地新生界每个组的沉积相平面展布,从而可以看出每个盆地的不同沉积演化特点与厚薄交互储层的沉积成因,这里选择了北部湾盆地3个组的沉积相揭示了不同地层、不同物源区形成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图5;原书图2-372-382-39)。

图片.png

4)建立了中国近海4种不同类型盆地构造-沉积一体化充填成因模式

    该书最后一章,利用20个页面、24张图、3张表讲述了中国近海新生代海陆变迁、充填模式及其油气分布,共分为4个主要内容:一是区域地层分布特征,二是沉积相展布,三是海陆变迁规律与构造沉积充填模式,四是沉积格局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其亮点是4种不同类型盆地构造-沉积一体化充填成因模式图,这里选取珠江口盆地的充填模式展示(图6,原书图8-20

图片.png

这是一本研究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生界沉积的非常不错的书,会值得一读。本书可作为海相石油地质、海域油气勘探及储层沉积学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阅读。

作为编辑,需要不断地积累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学科进展,才能够在审稿、编辑加工中少犯错误。

暑假期间,再静下心来慢慢读,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1187-1240728.html

上一篇:盘点这五年
下一篇:《古地理学报》编辑部招聘兼职或全职编务
收藏 IP: 111.192.241.*| 热度|

4 张忆文 王保忠 李学宽 tanc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