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电脑上翻阅了电子版的两部大部头英语辞书,《韦伯斯特第三版国际大辞典》和《英汉辞海》(王同亿主编)。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像这样厚重的辞书,总处于图书馆的某个角落,由于太大而翻阅不便,慢慢地就被置于一旁,日久天长与灰尘相伴,成了尘封的记忆。本人曾购过比之篇幅稍小一点的缩印版的《辞海》《小学馆蓝登英日大辞典》(小学馆ランダムハウス英和大辞典),有时要想躺着翻阅,胸脯就承受大书的压力,只好侧着翻看一会儿。于是又想起八九年前,在淄博盛夏酷暑难耐时,我在客厅地板上铺一块凉席,躺在上面翻阅大部头辞书的情景。
大部头辞书的编辑者的辛苦是自不待言的。想当年在电脑编辑技术还处于起始阶段,面对浩瀚的词汇,该有怎样的劳神费眼,如王同亿先生在编辑《英汉辞海》时,“密如蚁群的铅字看得他眼睛红肿流泪,几近失明”。即使在目前电脑运行速度和硬盘存储尚可的情况下,遇到10G以上的大辞书,传输和存储开始显出不足,要打开50M以上word辞书文本,电脑立即进入垂死状态,只好把它分割成5M以下的小文件。以前没考虑过用word编辑文本的大小限制,及至遇到浩瀚字符的辞书文本,才体会到word页面只要接近2000页,电脑速度就变慢,而大辞书可在三四万页以上。面对海量般字符,连电脑也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况乎人脑?
有了大书的电子版,尘封的图书又到了眼前,不过得盯着屏幕看。《英汉辞海》全书四千多万字,收词52万条,规模空前浩繁,其所依据的主要蓝本是世界著名辞书《韦伯斯特第三版国际大辞典》和《牛津大辞典》,尤其是常用词汇的释义多是直接翻译自韦氏辞书,而韦氏中的许多例句来自名著,增加了翻译的难度(释义和例句的难度要高于牛津高阶等学习型词典)。
从现代语言学理论出发,韦氏三版同二版相比,采取不同的取词原则,即对所收录的词汇,采取客观描述的原则,不做语言的立法者,而要做语言的忠实记录者,此观点也曾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
尽管有人也对基于韦氏辞典的《英汉辞海》的某些翻译有质疑,但是作为英语学习者或百科词汇参阅者,有时对照两本大书翻阅一下,也是有所裨益的。从英汉对照阅读的角度考虑,《英汉辞海》中在汉译后没有保留原有的英文释义,这样做也是许多英汉双解辞书的通例,否则辞书的厚度又要翻倍。所以想对照阅读者,只好自己找来比对。
随机翻阅到哪个词汇,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巧目光就落在了“堕落”(degenerate,degeneration)二词上。以下就两部辞书中的degenerate的对比阅读作一小记。
一、degenerate,词性归属之小误:
在《英汉辞海》中,词条degenerate 分三,即形容词、动词和名词:1 degenerate,adj.;2 degenerate,verb; degenerate,noun. 但是在 2.verb后面,又出现三个本来应该归属在形容词下面的释义内容,这可能是排版出现的错误:
2 degenerate,verb
… 7:退化的 数学上比典型情况简单的(如使因子或常数为零) ◇the graph of a second degree equation yielding two intersecting lines is a degenerate hyperbola生成相交两直线的二次方程图是一退化双曲线 8:简并的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状态或分部的 <degenerate energy level简并能级> 9:简并的 有一个以上表示氨基酸的密码子的;亦指是这种密码子的
翻看韦氏第三(W3,2003),这几项释义则在④adj.下(该词典degenerate词下分四部分①adj.;②verb;③noun.④adj.),且有更多的释义内容:
二、degeneration, 释义与英文原版之差异
和韦氏第三(W3,2003)的内容相比,《英汉辞海》中大部分词汇的释义与之相差不大。具体到degeneration一词,觉得《英汉辞海》之释义和原版W3间的释义有很大出入。这并不是说王同亿的翻译错了,而是风格不同于英汉辞海中所有其他常用词的解释,没有了W3中的详尽的释义和例句。如果看排其前后的词汇,前面的动词原形degenerate,后面的degenerative的翻译都与W3-03版一致。只有中间的degeneration不一致,所以怀疑王对这词的解释是否没有依照韦氏原著,因为释义风格不一样了。
《英汉辞海》之释义:
如果王的释义参照的是英文原著,那这些汉译的原始英文版内容又是怎样的,尤其是后面这些话语的英文表述是怎样的:“在电信传输中,表征传输线、四端网络输入端信号功率同被减弱的输出端信号功率之比值 7:简并 当气体温度极低,以致克分子热降到比气体温度的3/2倍还小时,气体中出现的现象”。据说王的《英汉辞海》参照的蓝本是70年代的W3,而我手头又没有此版本可参照。
这里把W3,2003版的相关释义,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呈现如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潘发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8262-130019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