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郑重说明] 俺不是叶公,俺不好龙!(兼谈“原创”)

已有 3300 次阅读 2020-12-28 15: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郑重说明] 俺不是叶公,俺不好龙!(兼谈“原创”)

           

一、真创新,太难了,实在太难了

   诚如“老和山下的小学僧”2019年所言:

   基础科学除了烧钱烧时间,还得烧人,烧的异常惨烈,100个高智商,99个都是垫脚石!

  

   看看本网鲍德海(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的经历就能感觉到了。

   《科学网》原创成功的活跃博主,目前只有秦四清老师一人张志东老师算是接近成功。欢迎修改或补充!

          

二、创新者的常见基本类型

(1)殉道者:

   燃烧自己,不一定照亮别人。

   被杀死,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被茫茫历史淹没。如古希腊时期发现“根号2”被杀死的有多人,只有希帕索斯一人青史留名。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1845年,英国皇家学会拒稿了一篇气体动力学(kinetic theory of gases)论文,该文比著名的麦克斯韦论文(1859年)早了14年。可惜,今天已经难觅该作者的信息。(1892 A paper surfaces that was rejected by a Royal Society referee in 1845, outlining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more than a decade before James Clerk Maxwell’s famous paper. Might referee systems be fundamentally flawed?)

   

(2)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如牛顿。

   这是需要各种客观、主观条件的。很复杂,不再多说了。

   正如大权威所说:

   人是人的历史的“前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又是人的历史的“结果”(人们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作为历史的“结果”,这意味着人们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3)自娱自乐

   如德国数学爱好者、商人沃尔夫斯凯尔(Paul Wolfskehl),研究费马大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

           

三、激将法作用不大

(1)张操,2015-09-05,杨正瓴老师也是叶公好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1800-918598.html

张操.jpg

(2)曾纪晴,2020-12-27,叶公好龙的“杨正瓴”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021-1264423.html

曾纪晴.jpg

       

   选择了做屈原,就不要发牢骚了。

   原创: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网传伽利略说: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一位院士在2020-04-06说:

   “中国的科学界已经热热闹闹地搞了很多事情了,但真正的塌下心来的,按照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这样去做事情的,有,但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我们应该“真正的塌下心来的,按照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这样去做事情”。    

        

四、对张操老师、曾纪晴老师稿件的一点建议  

(1)牛顿力学,是以物体存在“质量”为前提的。

   研究“无质量”的物体运动,是否还可以使用牛顿的理论,这是第一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尽管“无质量”物体的抽象是可以的,也可能是有用的。但“直接使用牛顿理论研究”,是存疑的。

(2)真空中光速不变,就是爱因斯坦的框架。没有太大的差别。

(3)人类不能超光速。

   类似地,没有视觉的蝙蝠(只能用超声波定位),是不能正常地生活在“超音速”世界的。

     

五、演绎推理在历史上的具体表现是复杂的

   演绎推理中前提、结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基础科学研究历史上表现得很复杂。

   (1)正确的前提,不一定能演绎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2)符合实际的结论,有时是使用错误的方法或前提推导出来的。历史上麦克斯韦自己提出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就带有“前提”不够可信的特征。

   (3)很多重要的自然科学成果(甚至包括数学),是“猜出来”、“蒙出来”的。

   不要奇怪。我们只知道它们是对的,却不知道“为什么正确”。客观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预计仍然会是常态。

   见:逻辑能力与数理科学创新小议[J]. 科技导报, 2014, 32(1): 88-88.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1234.shtml

   自然科学,归根到底是“实验”科学。逻辑是第二位的。

         

   所以,曾纪晴老师稿件的结论仍然有可能是正确的。只是我主观上觉度眼下还不够成熟。

       

推荐阅读:

[1] Csiszar A. Peer review: Troubled from the start[J]. Nature, 2016, 532(7599): 306-308.

https://www.nature.com/news/peer-review-troubled-from-the-start-1.19763

[2] 新华网,2019-10-11,日本迎来“诺奖热潮” 从科学到工程获奖领域广泛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10/11/c_1210307397.ht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7107383699397810&wfr=spider&for=pc

http://news.china.com.cn/2019-10/11/content_75290207.htm

[3] 科学网,2018-08-14,短效评价阻碍科学创新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8/416516.shtm?id=416516

http://wap.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16106.html 精选

[4] 科学出版社,2015-08-10,科学上过分漂亮的结论很有可能是以无中生有的方式编造出来的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11890.html

[5] 曹俊,2018-09-09,盲法分析的秘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183-1133842.html

[6] 中国科学报,2020-12-22 第5版 大学周刊,“凭实力不如有靠山”当休矣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2/359623.shtm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t=&id=35453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各种重大项目、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可就是缺少有“灵魂”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问题的根源主要不在科研人员身上。

   事实上,国内类似的重大假冒科研“成果”,都经过一层层严格鉴定评审,评委也都是国内顶级专家,可为何一次次都无法识破?这与国内顶级“学术大牛”的绝对权威不无关系。即使“学术大牛”主观上没有什么问题,但长期忙于行政事务和应酬交际,对专业核心知识和前沿状况可能已经生疏,还以学术权威自居,很容易被学术不端者甚至违法犯罪分子所利用。

友情推荐:

[1] 秦四清,2020-12-20,简论重大科学发现诞生的时机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63364.html

[2] 张志东,2019-11-14,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44-1206115.html

            

相关链接:

[1] 2020-08-01,破除论文“SCI至上”:[历史] 艾萨克·牛顿斗不过“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4556.html

[2] 2020-08-21,[汇集] “同行评议”扼杀原创的权威观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7293.html

[3] 2010-03-10,逻辑方法的局限性:元知识、乌龟塔与盲人摸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01534.html

[4] 2010-03-09,逻辑方法的局限性:Gödel incompleteness theorem和Chaitin theore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01287.html

[5] 2019-7-26,[建议] 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中增加“逻辑”知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1217.html

[6] 2020-7-19,[随感] 未来的人类教育模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2651.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264543.html

上一篇:“同行评议”的永远难题:怎么评?谁去评?
下一篇:[求证] 植物嫁接,可以产生新的物种?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34 李文靖 武夷山 汪育才 尤明庆 刘用生 刘炜 朱晓刚 刘钢 秦四清 张忆文 谢力 檀成龙 钟定胜 宁利中 陈波 黄玉源 曾杰 王林平 陆仲绩 张志东 范振英 高绪仁 代恒伟 王汉森 郑永军 肖隆文 杨学祥 晏成和 李学宽 李少海 杨立坚 徐长庆 郁志勇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