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负能量] 同行评议缺点和消极作用的报道(汇集)

已有 3700 次阅读 2019-10-9 16:4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负能量, 同行评议, 缺点, 消极作用, 偏见

[负能量] 同行评议缺点

和消极作用的报道(汇集)

在充满“正能量”的《科学网》,搞点“负能量”来吸引眼球,招徕点击量吧!

             

(1)刘进平,2019-10-01,2/3的研究者报告说他们受到审稿人的压力引用其不相关的论文(外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200340.html
2019-10-01, Two-thirds of researchers report ‘pressure to cite’ in Nature poll
Readers say they have been asked to reference seemingly superfluous studies after peer revie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922-9
           
(2)Editage意得辑,2019-09-23,审稿人偏见,是存在的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199130.html
   偏见。同行评审由人工完成,学术界的论资排辈的确容易产生偏见。
   透明度。同行评审常备比作“暗箱”,科研者希望更透明,更可靠。
   同行评审毕竟是人工来完成的,偏见也无法绝对避免。

           
(3)国际科学编辑,2019-09-23,英国生态学会发起一项大规模研究,剑指“双盲审稿”是否能减少科学出版中偏见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199147.html
2019-08-22, British Ecological Society launches large-scale study to test whether ‘blinding’ reduces bias in science publishing
https://www.britishecologicalsociety.org/british-ecological-society-large-scale-study-test-blinding-reduces-bias-science-publishing/
          

(4)意得辑 Insights,2019-09-17,审稿人坏心眼,爱思唯尔查出500个审稿人涉嫌“引用操纵”

https://www.editage.cn/insights/shen-gao-ren-huai-xin-yan-ai-si-wei-er-cha-chu-500-ge-shen-gao-ren-she-xian-yin-yong-cao-zong-5232

   但是,有1%(约500名审稿人)却频繁被审过的稿件引用。针对这部分审稿人,爱思唯尔正着重调查是否涉嫌“强迫引用”,即,审稿人要求作者引用特定的论文已换取积极评价。

NATURE, 2019-09-10, Elsevier investigates hundreds of peer reviewers for manipulating citations

The publisher is scrutinizing researchers who might be inappropriately using the review process to promote their own work.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639-9

                  

(5)李江,2017-12-19,如果科研经费改为平均分配......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90437.html
   Vaesen, K., & Katzav, J. (2017). How much wouldeach researcher receive if competitive government research funding weredistributed equally among researchers?. PloS one, 12(9), e0183967.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83967
   近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同行评议制度表示不满。同行评议花销巨大,评议结果极不稳定,
             
 (6)张章,中国科学报,2017-04-18,荷兰试点经费分配新体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758.shtm
   SchefferBollen表示,目前经费竞争日益激烈,对青年学者尤为如此,而现有的同行评议体系十分无效且不公平,因为一些科学家得到大量经费,而一些人什么也没有。
   Jop de VriezeApr. With this new system, scientists never have to write a grant application again. [EB/OL], 13, 2017 , 3:00 P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4/new-system-scientists-never-have-write-grant-application-again
          
(7)周健,2016-09-11,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问题四:同行评议出现了故障
   同行评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出版前淘汰垃圾研究。然而,调查中受访者们表示,这个机制发生了故障。大量的研究和系统评论表明,同行评议并不能可靠地防止劣质研究被出版。

        
(8)张江敏,2016-09-15,过度科研下的审稿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0379-1003054.html
   观察我收到的那些审稿意见,有多少文章不是在马桶上被审的?有多少文章被推荐发表的理由不是,这个文章引用了我?
   现行的封闭的审稿制度真的该被颠覆了!!!!!开放审稿吧!

   

(9)Editage意得辑,2019-09-25,科学的短板:不可重复性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199429.html
   科研界掀起一股解决不可复制性问题的浪潮,但有些专家也提出警告,就算是可以复制的研究也不等于正确的科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副教授 Roger Peng 表示:「一定要记住,可以成功复制的研究还是有可能是错的。我这边说的“错”,指的是研究声称的东西或是结论可能是错的。」对 Roger Peng 来说“可复制性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唯一一个调查人员能保证研究的方法”。
(10)中国科学报,2019-08-22,美国化学家出任《科学》杂志新主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8/429648.shtm
   他表示在就职后将着力提高所发表论文的可重复性,同时鼓励更广泛的论文投稿,包括那些非顶尖高校院所学者的研究成果。
(11)科学网,2019-08-14,美国科学促进会与Bio-protocol合作 提升科研成果可重复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8/429340.shtm

            

相关链接:
[1] 2019-09-25,近年关于“同行评议”的大数据实证研究论文(汇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9462.html
[2] 2018-10-16,[负能量] 人类科技教育(状态)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1161.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题外的话:

   “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因此,多数人的观点,不一定就是真理。

   1)在《论语》里,孔子认为真正的好人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即“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22014年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来自:丁肇中:一生最重要选择就是只做一件事,中国青年报,2014-10-2103:教育科学。网上可参考: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802.shtm?id=305802

          

不明觉厉的2个文献:

[1] 曹俊,2018-09-09,盲法分析的秘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183-1133842.html
    数十年前,包括理查德•费曼在内的一些物理学家注意到了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对基本物理常数的最新估值常常更接近已经公布的值。这些物理学家意识到,其他研究人员更可能“认可”而非反驳预期的结果,不符合研究人员预期的结果经常会受到系统性的排除或修改。
  
[2] 江晓原,2012-06-02,爱丁顿到底有没有验证广义相对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f2bc80102dy3u.html
    那么爱丁顿1919年观测归来宣布的结论是否可靠呢?事后人们发现,是不可靠的。
  在这样一套复杂而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照相、比对、测算过程中,使最后结果产生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温度对照相底片的影响。爱丁顿他们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温度变化对仪器精度的影响,他们认为小于10°F的温差是可以忽略的,但在两个日食观测点之一的索布拉尔,昼夜温差达到22°F。在索布拉尔一共拍摄了26张比较底片,其中19张由一架天体照相仪拍摄,质量较差;7张由另一架望远镜拍摄,质量较好。然而按照后7张底片归算出来的光线偏折数值,却远远大于爱因斯坦预言的值。
    不是学术造假,是社会建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1265.html

上一篇:西墙的颜色(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卡片机傻拍2019(176)
下一篇:沉痛悼念杨恩泽教授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0 檀成龙 郑永军 朱晓刚 苏保霞 孙颉 李毅伟 伍赛特 张忆文 宁利中 晏丽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