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瓴
[建议] 关于2018年安培新定义的修改或补充建议
2019-9-11 17:08
阅读:3341
标签:2018, 2019, 安培定义, 修改, 一半

汉语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 6种同等有效语言之一。请不要歧视汉语!

Chinese is one of the six equally effectiv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Not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Chinese, please!

                                                     

[建议] 关于2018年安培新定义的

修改或补充建议

2019-04-17

             

一、2018年安培新定义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经各个成员国表决,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决议。根据决议,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的4个——千克、安培、开尔文、摩尔分别改由普朗克常数、基本电荷常数、玻尔兹曼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决议将于2019年国际计量日,即5月20日期正式生效。[1]
    安培的新定义则只和一定时间内通过的电子数有关,并不涉及复现方式。
    《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描述为:[2]
The ampere would be redefined such that the elementary charge would be equal to 1.602176634 × 10?19 coulomb.
    Wiki百科的描述为:[3]
Current (2019): The flow of 1/1.602176634×10?19 times the elementary charge e per second.
        
二、对2018年安培新定义的修改或补充建议
    由于某些磁场依赖于电荷的运动[4, 5],如《大学物理》教材[4]第24页写到:“磁感应强度B 与电荷对观察者的速度有关,在某些参考系中观察者会感受不到磁场的存在。如果观察者随同电荷q 以速度v运动,它只认为q 周围存在静电场,而没有磁场。正如现在一个电荷静止在你眼前,你测不出它产生的磁场,可在地球之外的观察者,他看到电荷正随地球转动,认为该电荷除电场外还有一个磁场”。
    所以,安培新定义建议进一步修改为“一半为自由质子、另一半为自由电子做反向定向移动”。
    这样,不仅电阻发热不受参照系的运动影响,就是用磁场来校准“安培”,也不受参照系的运动影响。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安培定义的稳定性、可校准性。
   
三、修改或补充建议的原因说明
    目前的实验测量表明,自由电子、自由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21766208(98)×10-19 C,尽管符号相反。
    在目前的主流物理学理论中,如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超弦、M理论等中,电荷是个不随参照系变化的量。
    因此,安培新定义建议的“电子数”,修改为“一半为自由质子、另一半为自由电子”,应该更合适。这样,“一半为自由质子、另一半为自由电子”形成的电流(及其激发的磁场等),实际上与参照系(尤其是在惯性系)的运动速度无关。
   
参考资料:
[1] 科学网,2018-11-16,国际计量大会重新定义“千克” 国际单位制迎来重要变革 [EB/O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1/420020.shtm
[2] Encyclop?dia Britannica,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measurement [EB/OL]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
[3]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System_of_Units
[4] 陈宜生,李增智. 大学物理(第三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第 24 页.
[5] 科学智慧火花,2012-04-12,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EB/OL]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正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758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