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从“人才本子”到研究方法论 精选

已有 5199 次阅读 2024-2-26 11:2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又到了一年写基金本子的时候。有一类基金叫做人才基金,其依据的主体是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对未来研究关注的比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也在加强。仔细思考,这种前期研究成果总结的模式竟然是历史一脉相承,暗含着重要的研究方法论。

罗伯特.莫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开篇就提及了一个现象。比如,对社会学家来说,较为关键的原始材料是已出版的成体系的理论书籍,也就是名人名著。这些著作毋庸置疑提供了后人非常重要的可参考的思想、理论和模式。但是,这种完美的逻辑体系,欠缺的恰恰是产生这种思维体系的思想根源和过程。而后者非常复杂和不可预测,往往会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甚至是跳跃的和错误的。

我们有无必要去追踪哪些成果背后更丰富多彩的历程?

显而易见,我们需要去记录和追踪那些故事,因为它们才是真正理解创新思路的最根本素材。我们要想菜肴创新,不是只去品尝大厨已经做好的佳肴,而更是要去看其做菜的过程,甚至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和设计菜肴时的思路与各种努力尝试。

从这一点上来看,系统的有逻辑的成品专著其实带有了某种偏见—只展示正确。这为后续科技创新培养提出了挑战,造成了障碍。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至少在我所读到的文献中,很少有能看到他提出相对论的整个奋斗历程和所造成的思维痛苦。好像他从小就开始思考如何驭光而行,顺理成章地有人从数学角度去协助,就成功了。最后人们保留了他的大脑,做成各种切片去研究生物结构,看思维是如何从中产生的。我个人觉得这种研究思路已经偏颇了。这些创新思维真正的来源还是在于过程,而不只是物理和生物结构。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能从爱因斯坦的理论文章中,获得如何去延续他创新的能力,没有人能继承他的思维衣钵。

所以,完美逻辑的科研论文和理论推导反而是没有创新思维的独角兽。它只是知识,而不是创新思想。创新思想既包含结果,也包含过程。只有坚持这种二元论,才是有生机的思想和有灵魂的研究。

写到此,我们转回头再看看如何写人才本子,如何提升自己对科研之路和科研体系的思考。

与上面观点相悖的最典型的科研成果总结就是缺乏研究过程和思路,任何事情看起来都是线性推导,一蹴而就,一做就成。用一堆高水平文章来砸评审人,不服就比数量和引用率。这种写法显然没有理解科研成果总结。我们用文字在和别人(评审人)交流思想,而不只是展示自己的产品。虽然字数有限,但是该有的问题分析,难点解疑,聚焦突破点,创新思路跃然纸上。得出的科研成果自然也是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和交流的意义。

与一般的科研日记自然不同,人才本子肯定不会把所有旁枝末节都罗列出来,该有的简约和逻辑是必备的。我们也不必用倒序法,把整个科研产出的过程罗列一遍。真正实践中,把握研究结果和研究过程的和谐统一是写好人才本子的最佳方案。

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仔细想了一下,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研究领域,与之配套的应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差别很大。在对待历史文献上,可以说完全不同,这和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密切相关。

人文科学研究针对是人为核心的主题。而人性的本质和对自然的底层认知在过去几千年来并没有那么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自然的认知反而有回落的趋势,最典型的感觉就是阅读人文经典,越古老的文献好像越有哲理。如果不读老子和苏格拉底等古人的著作,就无法真正掌握人类的思想精髓。

而自然科学研究呈现出另外的特色。科学本质就是要不断突破,后面的知识被新知识覆盖。我们不需要再像哥伦布一样,重新环游世界才证明地球是圆的。也不需要亲自再飞上月球,才证实其表面长得和地球不一样。所以,对最新文献的及时追踪往往比阅读百年前的经典更重要。

社会科学刚好加在中间,它处理的对象为社会结构与演化,所涉及的时间尺度也刚好在中间。虽然不用去追踪那么古老的文献,但是最近一两百年的经典文献还是要深度阅读。否则,就无法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这一点上,不少年轻的社会科学家(包括高教研究学者)犯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错误,不系统扩展知识,不阅读该领域近百年以来的经典文献,而只是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更加关注最近的文献,变成了文献研究,其结果只能是产出较为奇怪的社会科学成果。社会科学研究全面自然科学化,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阻碍。最后产出不了真正的社会思想家。

我们一辈子所追求的肯定不是几十几百篇文献的简单叠加,我们的科研思想也不可能等别人通读了这些文献后,让别人去总结。作为科学家,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和义务去总结自己的体系,给别人和后人以方便。科学家,尤其是社会科学家更需要大部头专著,而不只是文章和文献。

所谓的研究方法论,其最终效果就是要有包含最终科研思想成果与思想形成脉络历程的体系。这是给后人能够集成思维创新的最佳历史文献。如果爱因斯坦能够早点意识到这个思路的重要性,多记录自己的思维误区,就不至于我们只能研究它的大脑切片,而是可以真正研究其思维切片。创新的灵感就藏于后者,可为后人持续创新提供范式,为人类思维发展造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423080.html

上一篇:科学发展缓慢最本质原因—光污染与向内发展
下一篇:人神关系
收藏 IP: 116.6.234.*| 热度|

18 郭战胜 王安良 许培扬 武夷山 王立新 晏成和 李刚 张俊鹏 曹俊兴 崔锦华 赵广辉 徐义贤 黄永义 郑永军 方世民 孙南屏 guest59539633 chaoligrou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