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面对的十大矛盾与问题 精选

已有 5281 次阅读 2021-7-4 18:4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是每个家庭几乎不可能绕过去的话题,可见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大部分家长的角度看,大学是给孩子将来找到好工作与生活的阶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是创新知识和培养可用人才的基地。从大学内部看,大学面对不同层次的需求,需要实现各种看似矛盾的功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合。大学随着时代与环境,也在进化。只是其进化速度相对较慢,平时不容易观察其演化过程。

近期提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指一类制度创新,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中等规模的研究型大学。本文将总结一下目前这些新型研究型大学可能会遇到的矛盾与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其中某些问题对传统大学也适应。

本文并不针对任何一所具体大学。

 

(一)坚持传统VS改革创新

大学自诞生那一刻起,就自带了某些稳定的属性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知识传承。一座馆藏丰富的图书馆是一个好大学的标配;一群学识渊博的教授是一个好大学的保障;一片优美的校园是一个好大学的基础。大学具有某种象牙塔的功能,师生摒弃外界干扰,倾心在校园里研读。

早期的大学与外部环境对比,其知识浓度足够大,传承的一些古典知识足够应付社会需求。因此,即使是只学习古典知识,大学起到的人才培养效应显著,足够应付社会需求。

当然,在这种模式下,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如今天显赫。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更多的社会大师不愿意在大学中任职,教师的地位也普遍低下。这种情况直到美国建国初期建立学院时,也是如此。那时,学院中总会有人来教书,学院教师这个工种至少比在土地上劳作更体面些。

时代发展,赋予了大学新的功能,在社会结构中大学的地位也随之提升。从传统的大学变形为研究型大学,是大学面对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调整。虽然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坚持学术自由与自治,大学尽量不受政府干预,但是其通过科研产生知识这项功能,会随着知识的外溢,与社会产生更多联系,随之社会的反馈影响也不可避免,这就促使大学进一步变革。

固守大学初心,是大学文化的内在需求。进行革新,是大学生存之需要。大学本身既要传承传统,为千年的存在模式而感到骄傲。同时,还需要拓宽内涵,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高阶阶段而进行的全方位信息与能量流通。人类社会从部落国家全球化太空化,逐步扩大交流空间,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是知识与文明拓宽生存空间的内在需求。全球化过程不可阻挡,但是可以被暂时逆转。

全球化是文明交融与扩展的产物。

物质和信息交流的背后,最本质的是文明输出。在知识层面上,尤其是自然科学具有全球硬流通的作用。在技术层面上,一些技术明显带有文明烙印,从而技术输出,本身就会对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全球化特征是新时代成功大学重要的特征之一。大学吸纳留学人员,同时还积极加强国际教师的加盟,加强国际大学之间的联盟与交流。学生出国率是大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本质上还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一个国际化比较完备的大学,可能与当地的本土文化与行政管理之间有思维冲突。全球化给大学带来的人才流动,容易造成人才的聚集效应与人才流失效应。在不同文明体系中成长与受过教育的高等人才,是否能保持本文明的初心,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全球化之中,大学要有自信的思维方式,在招收留学生方面,让留学生全面接触本土文化。在国际教员中,加强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而不只是一个过客。

 

(三)教学与科研

教学与科研在大学中的比重一直是个争议话题。早期大学以教授传统经典为主,这一模式被柏林大学的科研型模式部分取缔。在科研型模式中,创新知识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责。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最为流行,且有效的培养方式。从理论上讲,科研与教学融合,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带到学科前沿,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从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思考。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完美的效果很难全面达到。即使在21世纪的课堂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也很常见。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种完美的科研教学方式需要较高水平的师资,大部分大学老师很难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全都达到最佳状态。

评价体系对教学有一定的冲击。科研型大学的评价主体常常侧重于老师的科研水平与成果,教学水平与效果常常放在次一级地位。这就无法让老师在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教学变成良心活。

美国至今还存在文理学院(College),与大学是个平行体系。学院不看重科研,更注重教学,这与科研型大学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学院也开始慢慢转型,与大学寻求合作,开设一些原来不会开设的应用型课程,加入一些科研元素,但总的说来文理学院给大学的本科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之处。

在大学之中建立纯的文理学院,会显得有些不协调,但是,在大学中加入文理的教学思维,应该是一条重要的发展之路。这又涉及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在有限的学时中,如何合理地分配学时,在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达到平衡,始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话题。

但总的说来,大学教育只是一个阶段,大学之后的再教育,是大部分学生真正成才的保障。所以,大学更加应该注重基础与能力,包括持续学习的能力与健全的人格教育。

 

(四)外界影响与大学自由

大学发展,规模扩大,人员增加,功能拓宽,所需资源激增。世界著名大学一定意味着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总之要想成为知名大学,外界投资至关重要。大学属于独立的单位,与早期城市发展的定位很贴切。即使到了洪堡时期,对政府的直接干预也心存芥蒂。那时的教育家认为只有让大学保持独立的运转方式,才能发展好。大学发展好,其实就是对政府的最接贡献。但是,这种情形并不能持久,政府的影响很快就介入,并成为现代大学治理中,最不能忽视的一层权利构架。

大学终归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与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想吸纳资源,又不愿意让渡发展自由,这看着有些矫情。但是,让渡多少自由,政府在大学发展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引领作用,这些是非常前沿的高教领域研究课题。

总之,大学既不是传统意义上政府的执行部门,人员也不是传统意义的公务员。大学可以持续百年千年,历经文明演化的洗礼。保持大学的一定自治,会使得大学发展具有连贯性,也可以在社会的汹涌浪潮中,保持航行稳健。

 

(五)行政管理与学术自治

大学规模扩大,引入公司方式层级管理是大学的另外一个现代化特征。除了董事会、校长等高层,还有很重要的一批中层管理机构,叫“处”或者“部”。大学的行政管理会涉及大学层面的集体利益与教授层面的个人利益。同时,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教授在学术自治方面的权宜。

理论上讲,教授群体是学术方面权威,最有权利制定有关学术发展方面的规划。但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厘清并发挥教授群体的才智,在制定政策方面出现各种不合理的情况。加强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加强行政管理与教授群体的智慧对接,是一个大学形成欣欣向荣文化氛围,充满活力的基础。

在更高一个层面,大学要面对更高一个级别的行政管理。这对于一些新兴大学的发展,存在着一定制约,比如,受到发展时间限制,在专业设置、研究生硕博点建设等方面,新兴大学会有压力。在具体的新兴专业方面,一些浪头的专业思想与高科技需求,并不能很好地契合在专业方向设定里,具有一定的时间差。

 

(六)教师的校内职责与校外发展

大学与城市互动,达到双赢的局面。大学与社会紧密交流,促进双向发展。这个整体思路肯定是对的。在执行过程中,除了通过产生知识,实现良好的教育成果以外,教师通过对外交流提高收入,也是目前大学中通行的做法。

这里面有一个矛盾问题。教师的主体在校内,增加社会活动,提高收入无可是非,但是毕竟占用了大学老师的工作时长。有时候,这种对外活动过多,会损害教师的主体活动,对大学来讲,得不偿失。

大学老师兼职或者成立公司是目前较为通行的做法。通过限定最高校外收入额度与工作时长,可以有效地解决大部分难题。对于成立公司,我个人并不赞成教师直接去管理公司,这种模式低效且无法保障教师校内工作。效仿斯坦福与硅谷的做法,校内老师提供技术,占有技术股份,而让专业的经理人运行公司,两全其美。

在市场化的今天,知识体系不但受市场的影响,也逐渐具有了部分市场特征。通过市场,增加知识的流通,是知识促进经济的有效途径。和经济本身一样,只有经济元素流通起来,才能产生额外的财富。知识也如此,只有让知识充分流通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促进新知识的生成。

在社会发展到高度发达阶段,资源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的发现目前步入了攻坚阶段,靠“苹果砸头”就能蕴含出万有引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后的科研更需要合理有足够的资源配置,系统的知识体系做保证,全面的人才合作做助力,打造文明级别的科研成果,那会是像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

 

(七)书院育人与院系育才

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高中和大学在教育体系上还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因此,大学低年级的书院制是弥补这一环节缺失的有效途径。书院起源于英国,后成为西方国家较为普遍的做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书院这一模式,基本不再设立。增加的思政课程承担之前的育人教育。同时教育让位于专业教育,而通识教育则变成更为广泛的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的思政教育。国家与全社会对青年人的思想道德引领,让学生有意识地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确实起到了西方国家普通的同时教育不能达到的效果,对时代发展起到了全面的推进作用。

在新形势下,重提书院,书院教育+通识教育+思政教育,三位一体,更能体现中国大学在育人方面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新型大学中,往往低年级学生不选专业,书院成为重要的育人和管理单位。在高年级,学生步入院系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书院与院系的衔接问题。

院系也不只育才,同时还会育人。如何让书院与院系协调有序地进行人才培养,对整个的育人体系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同的大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比如,有的学校把书院和专门的院系对接。有的则把院系和书院合二为一。有的职责分明,书院只管低年级,然后整体上交给院系进行高年级的知识与育人培养。这些方法不一而足,与各个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关系。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贯通教育、衔接教育,成为中国大学越来越重视的一个视角。我相信,大学的这种需求会逐渐辐射到高中。好的大学与高中贯通教育体系,会使得书院制进一步得到充实与发展。

 

(八)传统科目与新型科目

大家都新欢听到新思想,看到新现象,新代表着前进的方向。大学中也产生了这种对新的需求,新体制,新的学科设置等等。与之相匹配而提出了新学科的概念,比如新工科,新文科等等。

这里的新代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在之前的体制下,学生们按照年级逐层学习,属于爬楼梯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在多年积累之后,才能对所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学校效率有低下的嫌疑。如果能够用瀑布式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肯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新学科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拓宽知识边界与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新文科,要打破旧有的对文科的认识。文科能否引入理科思维与方法?文科可否建立实验室?文科可否深入市场行为?

再比如新工科,是否可以用问题导向的思路教育学生?是否可以与外界高科技公司建立紧密的教育模式?是否可以从一开就面试市场挑战就行项目教学?

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提高了知识的应用性,提升了学生的市场体验,有利于成才与快速融入社会经济主战场。

但是,在执行这些项目的同时,还必须情形地认识到传统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不能为新而新。在新思路执行前,无论其指导思想有多好,能够胜任这种新模式的老师一定很欠缺,最终容易形成虎头蛇尾的烂尾楼式的教育后果。

循序渐进,一定是最佳的方案。执行、总结、提升,而不是全面提出口号,大干快上,成为噱头。

 

(九)人才引进与自我培养

大学最高兴的事之一是引进了高端人才,而自己的人才被挖走,就显得格外生气。人才流动其实自由他的合理性一面。对于国家层面来讲,每个大学都成功是国家期盼的。每个学科大力发展,也是国家想看到的。合理的人才流动,对于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有帮助。但是,在经济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平衡下,人才流动往往会形成虹吸效应,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这就超出了国家宏观层面管理的底线。

中国在过去一些年中,从国外回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国外人才的回流必然会受到限制。国内挖人才过日子的时代肯定也会逐渐过去。在任何时候,学校自己培养人才,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不能培养人才的大学,不能算得上好大学。

国外的名校,或者顶尖学校,确实靠挖大牛教授来支撑。这种模式是否一定合理,我个人持保守态度。

但是,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高端人才,机制是什么,如何才能不破坏现有体系中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顶层设计,合理的资源导向,考验一个学校在新时代高端人才培养中的能力。

 

(十)历史沉淀与时代创新

传统大学给人的印象就是历史的积累,动辄百年历史,让人羡慕。历史就是声誉,校友就是财富。家长们在高考季,特别关注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历史厚重感,对于新兴研究型大学来说就是一种奢侈。

新兴研究型大学本身就在创造历史,知识需要时间的积累。因此,注重自己的特色,与时代所托,是其发展的重要依托。新,容易塑形,更贴近时代所需。新,就需要在改革的前沿为高等教育模式提供新的参考模式,而不是与传统大学拼需要时间积累才能达到的成就。

 

大学发展并不容易,被传统和时代双重牵引,造成了一定的纠结。重新思考大学的定位,轻装前进,使大学更适应新时代文明的发展,我相信大学还会一如既往地存在下去,持续其历史辉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294044.html

上一篇:少年的世界
下一篇:我知道
收藏 IP: 183.9.112.*| 热度|

8 许培扬 郁志勇 黄永义 邵宇飞 周忠浩 杨威嘉 晏成和 俞云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