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教育与教育体系 精选

已有 3596 次阅读 2021-1-6 11:2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信息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最小化是世间最基本的物理法则。

根据上面两条基本原则,我们来谈谈教育。

DNA是一种遗传信息,界定了不同物种。为了能量最小化,DNA所能遗传的信息,只能保证去载体能够在自然界中存活下去,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和本能,如吃喝拉撒,遇到危险躲避等等。对于人类而言,刚出生时,其大脑就如同一个没有安装软件的硬盘,其功能的提升依赖于后天的知识获得。

教育就成为信息传递所耗能量的最小方式,而且会随着时代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也会改变。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新形势下,反而可能成为耗费能量的行为,成为教育的阻碍。

当人类社会建立以后,独立于DNA遗传信息系统,发展出来了文化信息系统。后者,会随着时间推移,通过简化模型,达到一种偏态的传递方式。比如,左撇子。早期的石斧显制作,并没有明显的手性,左手和右手师傅的比例基本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右手的倾向性越来越高,左手师傅越来越少。这显然并非右手就比左手先天有优势,更合理的解释则是一种随机性。在左右手平衡状态下,在某一时刻,右手的概率突然增加了一点,后续的学徒就会按照这个趋势逐渐强化右手制作规则,这学起来更容易。之后,右手手性就慢慢占据了人类的文明准则,把那个持续为后续文化加强。再比如,最早笔者用左手写字,就硬生生被老师改为右手,好像左手写字就是洪水猛兽一般的异类。

我们单纯谈教育会陷入误区,因为教育分为不同层面。最大的层面是人性教育。我们全世界的人都来自同一拨祖先,最根基的人性是相通的。比如热爱自由,富于创新,用于开拓,否则人类也不会在几万年之内走遍全世界。这这个层面上,全世界的人类精神可以共通,相互学习,互为一体。

但是,教育与文明,从一开就密切链接在一起。教育是为了文明而教育,文明因教育而强化与传承,二者相辅相成。当人类在全世界四面开花,通过区域隔离而形成各自的文明体系后,从第二个层面上,文明教育就各自有特点,很难像基本人性教育那样自由交流。中国的教育体系,在中华文明大背景的依托下,肯定不同于西方的教育体系。在人性教育层面相同,但是在文明文化层面上,必然会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工业革命之后,知识大爆炸,形成了科技文明体系。我们日常提及最多的教育问题有:1)如何克服知识大爆炸与传统教育之间不匹配之问题;2)如何协调人性基本教育与文明教育。

显而易见,既然是问题,就说明目前的教育体系并不是一个能量最小化状态,存在着大量能量耗费与冗余。当社会整体上不能适应这样大规模能量耗费时,就会催生教育改革,意图减少教育所耗能量,还原教育的本质,适应时代的发展。

所以,看清教育的问题,就要看其是否符合能量最小原理。教育改革成功,就意味着,用最小的能量,可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教育体系需要摸清楚时代的脉搏,而不是依旧把自己当做象牙塔,不与社会衔接,各行其是。

作为一个人文明的教育体系,必然要分工合作。在知识体系上,技术工匠与科学引领应该都予以重视,而不只是倾向于后者。在科学体系内,前沿科技与解决实际问题,要两手抓,平衡发展。

类比于《理想国》中的思想,对于大学体系,分工合作,应该是一个社会教育体系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概念下,笼统地说大学改革,也会有误区和缺陷,而应该把大学对应于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具体的门类和角色,才能谈具体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在文明基础上,目前,教育体系体现出来某种独立特征,也就是教育体系作为一个生命体,有了自己存在的意识,会对各种变革产生逆向的阻力。简单地说就是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这在传统大学中更加明显。

中国的教育改革必然出现在全新的土壤之下,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才能如骏马一般,在丘陵之间,自由奔跑。虽然也会遇到一些沟坎和小丘,但是这阻挡不住其脚步。

在新世纪,教育体系一定会走出大学。外部教育体系的崛起,包括大公司的教育体系,必然会与高校门槛之内的教育能量流相连,贯通能量流,是能量最小化的有效方式。

有生之年,如果能体验这种改革,实乃三生有幸,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前沿的教育课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265917.html

上一篇:再过十年,你们就成了我
下一篇:科研破“四唯”
收藏 IP: 116.6.234.*| 热度|

5 武夷山 王茂清 宁利中 黄永义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