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松
碳宝历险记 精选
2017-11-13 08:01
阅读:3865

 序言

身为父母,职责之一就是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在脑海中,这是非常幸福的场面,父母在孩子身边,用充满童趣的话语给孩子讲述大千世界。孩子瞪着眼睛,聚精会神地听,不时地开怀大笑。

可是多年如一日地即兴讲故事,并且还要讲得有趣,几乎就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把兄弟俩个编到故事中,讲连载,题目叫做《乐乐淘淘历险记》。灵感则采集于所看过的所有书、电视、卡通、历史、神话、游戏……既有故事主线,情节属于通关历险,一层套一层,人物混搭,情节出奇,又随时把兄弟俩的建议加进来。故事里的人物繁多,来自正反两个世界、各种游戏通关场景,包括Hero3、植物大战僵尸、武打小说的故事情节、西游记、封神榜、变形金钢……

    在人物上,关公战秦琼已经是小儿科,变形金钢、东邪西毒、卡通人物等在一起混战是家常便饭。为了反抗不良领袖,可以同时出现陈胜吴广北边起义、水泊梁山东边起义、周文王南边起义的情况。武器也是冷兵器、现代兵器、神仙法宝等样样俱全。

    故事讲述非常即兴。把每天看到的新闻、电影及时加进去。比如看到《鸣梁海战》,就把海战的情况编入故事中,并随时问兄弟们的解决方案,随时采纳。

    时间一长,会有故事混乱的情况,比如今天就有可能完全忘记昨天的内容,人物也会弄混。小朋友记忆非常好,半年前的故事情节都能记住,这时要快速纠错,用一个通路把故事连起来,小朋友如梦方醒,故事得以进行。

    兄弟们会为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命运、各自的喜好不停地吵架。会出现罢听退出角色的情况。这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情节,专门把兄弟找回来,缓解气氛。

    即便如此,还会经常出现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况,这时的杀手锏就是:“今天时间不够,明天增加5分钟,现在睡觉,不听话小心打屁股!”

    睡前故事,父母的爱,父母的恨!

    孩子们长大了,非常怀念过去的亲子睡前故事。给了老爸一个新任务,能否把过去的故事写出来。老爸一拍胸脯答应了下来。可是,真正在去追寻几年中的即兴连载,头脑中早就空空如也。

    不过,作为父母,身体力行,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灵光乍现,何不写一个更有意义的睡前故事,孩子们历经探险,把一个复杂的碳循环故事理解一下,题目就叫《碳宝历险记》。

    碳循环可不是一个小题目,里面的科学问题繁多,目前全世界有多少科学家都在公关这个问题,在这个大循环中寻找自己喜欢的一小部分进行研究。其中每一小部分都可以成为硕士博士论文,把其中任何一部分研究明白,都可以成为专家。

    孩子们如何才能领悟这么复杂的故事?

    不同于一般的卡通故事,我心目中产生的这个历险记实际是科学童话。其中的科学部分,无论用什么样的卡通拟人方式,在科学上必须成立。但是,小朋友们不仅仅关心科学,他们还会关心其中的小主人公们的命运。孩子们的历险中,必然会慢慢成长。

    我把这种类型的科普书定义为“童话硬科普”。童话故事讲述真正的科学知识。

面对孩子们的成长,作为父母也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心里。既希望他们将来成长为有用之才,又希望时间不要这样快。

大千世界,我们来了!

 

 

基本概念介绍:

元素: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目前一共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是由一种原子组成。本文中只涉及其中少数几种。

原子:原子也是有微观结构的,它由原子核和外围电子组成。如果我们把原子核比喻成太阳,那电子就像地球那样围绕着太阳转。当然电子围绕太阳转胡方式要更为复杂。我们在文章里的各种元素宝宝,指原子核这部分。电子被比喻成他们身上的小精灵。

质子和中子:就像我们人类身体内部有心肝肺一样,原子核里也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比原子核还要小,他们是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可以把他们想象成小球。其中只有质子才决定原子的属性,比如原子核中有六个质子就是碳元素,七个质子对应氮元素,八个质子就是氧元素。

同位素:一般情况下,一个质子匹配一个中子,可是有很多情况下,中子的数目比质子多。不过,无论中子数有几个,确定它的身份时,我们只看质子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叫做同位素。比如,一个原子核里面有六个质子和六个中子,另外一个原子核里也有六个质子,但是有七个中子。这两个原子因为都有六个质子,虽然中子数目不一样,他们都是碳原子,是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虽然都是一种元素,但是中子数不同,他们的质量也就不同。比如,一个班级有30个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很轻盈,跑得快。有的小朋友是个小胖子跑不快。老师让同学们跑1千米。随着时间推移,小胖墩就落下了,轻盈的小朋友就跑在前面,慢慢就分开了。这就是分馏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物在利用原子构建自己的身体时,他们喜欢用轻盈的原子,而不是用胖墩原子。所以植物中12C就多,13C就少。植物也很聪明,既然功能都一样,他才不会傻乎乎地用更重的13C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青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08499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