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stman

博文

《问道创新》后记

已有 5122 次阅读 2015-1-12 12:4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书名:问道创新——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随笔集

作者:贾宝余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1日

ISBN:978-7-5075-4280-6

开本:700mm×1000mm1/16  

印张:13  

纸张胶版纸  

字 数:191 千字

版次:2015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5 年1月第1版

所属分类图书>社会科学>技术革新、教育工作

 

 

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写于20047月,最新的一篇文章写于20147月,时间间隔正好十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素有百兵之君美称的剑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武器,它以心为源,以公为尚,成就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但这本书更像是一枚精雕细刻的印,它不仅记录了过去十年中我的思考历程,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新世纪初叶我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这些年,科技教育领域的话题有很多。当这些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笔者视野时,我在第一时间“捕获”并快速“消化”它们,及时呈现出点滴思索。在这个意义上讲,话题是写作的由头和线索,我想表达的是对科教领域诸多问题的系统观察和思考,至于这种表达是否能在实践中开花结果,我们无从左右。这符合美国政策科学家约翰·W·金登提出的三源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三股涌动的力量。这三个因素就像三条溪流,只有当三股溪流汇合在一起时,即可开启一扇政策之窗,才能形成一项完整的政策产出,从而启动某一个领域的改革进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实施,在我国科技教育领域的问题溪流中,会不时溅出朵朵浪花。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坚持不懈地关注这些溅出的浪花,分析和判断浪花背后的河流和大海,并希望这些分析和判断能汇入政策溪流。

这种坚持一方面源于兴趣。在西安读大学时,曾写过一篇题为《百年大学》的文章发表于校报。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是:大学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他的产生适应了工业社会对高素质劳动力大量需求的需要。中国现代大学,是中国古代官学和西方现代大学融合渐并的结果。一日,一同学见面后严肃地问我,什么叫渐并。我说,渐并,不是一方慢慢吃掉另一方的兼并,而是平等的主体相互学习、借鉴、融合乃至统一的过程。是副词,而是动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数千年来多民族融合渐并的结果,这是一种完成时的渐并;当代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的的科教融合,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自身的需要,是一种进行时的渐并;我国悠久教育传统和西方现代大学传统的结合,是中国现代大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完成时的渐并。在大学期间的这种思考习惯,延续至今。

另一方面源于责任。过去的十年中,在日常工作之余,我经常会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在漫长的夜晚,我查阅资料、整理思路、打磨文字,对面高楼上,会经历从万家灯火到寥若星辰的变化,有时在晨曦微露时,文稿出炉。其实,这些敲打的背后,不是为了稿费,千字不足百元,难以养家糊口;也不是为了评职称,我不是专职的科技与教育研究者,也不是新闻从业人员,本职工作对我并没有提出发表要求;不是为了出,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这些零星发表在纸媒上的稿件,往往在第一时间会沉没到信息的海洋中。这种在键盘上的敲打,是理性的自觉,是对治理良方的寻求。从求学到工作,我从一个校园进入另一个校园,地域变了,环境变了,自己的身份也变了,但所在机构的属性没有变。这些机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不断进行着各类整合、进化和创新,也夹杂着各类矛盾、阵痛甚至危机。如何看待这些话题和事件,从这些话题和事件中能得到什么启发,进而优化我们当前的治理方略,是我坚持这类写作的主要动力。前几天,2014年中国新闻奖颁布,人民日报评论团队在谈及体会时说到,新闻评论的写作,既要有肝胆又要有心肠。这也是我写作这些文章的一个基本尺度。

当我犹豫是否需要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时,有位领导曾告诉我,我十年之前的一篇旧作曾在微信朋友圈上被转发;一位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修的老师曾说,在他们的研讨班上,大家还讨论过我写的文章。这说明,这些文字是有些价值的,它至少引起过人们的关注,或者有过共鸣。我爱人说,这些文章是过去岁月的记录,未来的路很长,把它们汇编成册,让你更好地告别过去、迎接未来。这不无道理。本书多数文章曾在《中国科学报》《科学新闻周刊》《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这次辑入时,仅做了个别文字的删改。今后在有感而发时我可能还会写这类文章,但我会更虔诚地面对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更静心地面对生活,更投入地面对工作。

感谢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他在百忙之中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感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党委书记刘洪海研究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的马陆亭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是他们对本书提出了褒奖和鼓励。同时,借此机会,感谢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院长何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北京分院副院长马扬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苏刚教授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纪委副书记强建周教授、《中国科学报》副总编辑李占军、张明伟等领导、同事和朋友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苏宝文先生在本书出版中给予的充分支持。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目录                                                

 

序一:一代学者的人文情怀 /

序二:科教改革的寻道之旅 /

序三:求解创新的重要力量 /

传统之望 / 1

大学的传统与中国大学的变革 / 2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回顾和思考

——1949 年前中国大学的初步考察 / 9

“被疏远”的书院 / 14

香港科大的崛起之路及其启示 / 17

解读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传奇 / 25

耶鲁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演讲的启迪 / 30

哈佛1936300周年校庆的故事 / 33

哈佛:勇敢地反思卓越 / 35

创新之问 / 39

“钱学森之问”如何在实践中破题 / 40

获诺贝尔奖需要什么条件 / 43

企业何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5

呼唤“内生式创新”/ 47

也谈“创新者的窘境”/ 49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难在何处 / 51

大学生“虚度光阴”折射流水线教育失效 / 54

良好的“师生关系”该如何定位 / 57

“被就业”现象折射了什么 / 60

校长致辞何以感动七千学子 / 63

弗吉尼亚的枪声敲响了什么警钟 / 66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否应学诺奖鼓励女性 / 68

治理之思 / 71

浅谈国家科学院的顶层设计 / 72

科学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新蓝图 / 77

让教改特区真正“特”起来 / 81

高等教育如何“两条腿走路”/ 85

教育领域该如何实现信息公开 / 87

九校联盟的战略意义不宜低估 / 89

高校改革,效法大部制远不够 / 92

创业型大学:地方院校发展战略的可行选择 / 94

全球化时代中国大学的战略挑战及应对 / 97

大学排名不可一棍子打死 / 103

大学章程应彰显大学理想和精神 / 106

校长角色与大学治理 / 110

山东地方高校分类管理值得赞赏 / 113

地方高校的困境和突围 / 115

浅谈“可治理性”/ 118

教改之辩 / 121

研究生教育的困境 / 122

硕士学制应依学位的终结性与过渡性而区别对待 / 125

资格考试:美国确保博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 / 128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 / 132

别让学术委员会成摆设 / 135

吸纳捐赠:高校筹资的“第三条道路”/ 137

大学如何更好地吸纳社会捐赠 / 140

江西公开选聘大学校长有新意但不够 / 144

本科高校转型: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 146

科教融合、大学系统和研究型大学孵化器 / 149

大学体育教学不能因噎废食 / 152

公众对大学新闻网有何期待 / 154

教育家在哪里 / 156

格物之道 / 159

城市,何以让生活更美好?/ 160

文明激荡世博园 / 163

山区振兴的源头活水 / 166

气候峰会、电摩国标和机动车保有量 / 169

西部防灾减灾亟须关口前移 / 172

纸媒的命运变奏 / 176

从重庆到南京 / 178

一号文件、城镇化和雾霾 / 181

拥抱历史的智慧 / 183

洞见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 / 185

淡定的幸福 / 188

后记 / 19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27-858714.html

上一篇:大学体育教学不能因噎废食
收藏 IP: 124.16.155.*|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